第110章 先制备个碳纳米管吧(2/3)
让他们直接参与到这个项目里来,他还是有点不太放心的。
有一说一,项目的总负责人是他,执行负责人也是他,除此之外,他还需要几个能够做实验的熟手!
这一点,本科生是不太可能做到的。
还好,李教授和王兵教授两人答应了他的请求。
几天之后,就给他推荐来了三个刚刚毕业不久的材料学硕士。
这三个硕士也都不是普通人,其中一个叫米来娣的妹子是丑德拉斯国的麻省大学材料系毕业的硕士,其余两个是京北大学材料系毕业的硕士,分别叫张鹏,郑光辉。
至于博士,也有,但人家不愿意来私人实验室啊!
顶尖名牌大学以及国外名牌大学的材料学博士毕业生,谁会选择一个国内私人实验室就职的?
不要自己的学术前途了?
一辈子给资本家打工?
这三个硕士就不一样了,赵小侯了解了一下,他们在学术方面的天赋有点差,就是这硕士学位都拿得有点艰难。
但这并不是说他们没有能力。
而是他们在学术之路上的灵性比较差,很难独立研究出什么东西来。
但对于赵小侯来说,这样的硕士却是最实用的!
因为他们擅长使用实验室里的各类仪器设备,能够按照项目负责人的要求,踏踏实实的完成各种实验!
有一说一,这简直就是完美的实验助手!
实际上对于很多科研项目的负责人来说,他们并不需要什么天才,因为他们自己就是天才!
他们所需要的就是老实做实验的工具人,不需要对方有自己的思想。
因而在了解了这三位硕士的情况之下,赵小侯直接就给他们每个人开出了5万元的实习工资,并向他们承诺,在三个月的实习期结束转正之后,他们的工资将会达到每个月7万以上。
虽然说这个工资放在京北这样的大都会上,不算离谱,不少公司的职业经理人的年薪都是百万以上。
但对于这种初出茅庐的实验室新人来说,这份薪水已经算是很高了。
好多材料学硕士刚毕业那会,每个月能够拿到上万,就算是天幸了。
没法,任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