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夏龙1号cpu(2/3)
前的计划推进得极为顺利。
等cpu指令集做好,制定了cpu框架之后,赵小侯接下来的实验就是根据cpu框架来研制新的锗碳纳米芯片。
只有按照cpu框架研制好一款锗碳芯片,这个阶段的实验才算是真正的成功。
毕竟锗碳纳米晶体管芯片和锗碳cpu虽说都是锗碳纳米晶体管芯片,但锗碳cpu才能够真正运用到计算机、手机等等方面去。
不过话说回来,对于赵小侯来说,这个实验并不困难。
在经过之前两千多次研制锗碳纳米芯片的实验之后,赵小侯已经掌握了锗碳纳米芯片的制程工艺。
简单来说就是,不管按照任何集成电路的框架,赵小侯都可以研制出对应的锗碳芯片来。
唯一的就是需要消耗一些时间罢了。
唯一有点麻烦的就是几个打杂的本科生去参加论文答辩,使得实验室里的人力略微显得有些吃力。
还好,周云飞现在是闲着的,并且他对这锗碳纳米晶体管芯片方面的实验很有兴趣,即便是在一旁打杂,他也是心甘情愿的。
没法,他这个年代的人对于国产芯片的感触是很多人所不具有的。
在他二十来岁的时候,大夏国内的芯片基本上都是进口而来,国内芯片产业近乎于没有。
即便是有,也是一些比较低级的电源管理芯片,指示灯芯片之类。
任何一台电脑打开,里面不管是cpu还是gpd,都是进口芯片,除了机箱之外,就看不到什么是国产货。
周云飞年纪小的时候,对此还不在意,可等他上了大学,就读计算机系之后,对此就深恶痛绝了,感觉这就是大夏计算机人的耻辱。
这也是他现在心甘情愿在实验室里当杂工的主要原因了。
看着大夏乃至于全球第一款锗碳cpu诞生在自己面前,周云飞不管是干什么都是心甘情愿的。
忙碌了一周多时间,等那几个本科生杂工完成论文答辩回到实验室的时候,第一款锗碳cpu就诞生了。
赵小侯将这款锗碳cpu命名为夏龙1号cpu。
周云飞第一时间就满足了赵小侯之前的愿望,将这款cpu装在了笔记本上。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