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热情的大哥(2/3)
三十多年前的老货了,但现在还能用。”
上飞机前,少校拍了拍运输机那厚重的机壁,给赵小侯简单介绍了一下。
但他能够看出少校眼里的遗憾。
这并不奇怪,30多年的运输机现在还在用,只能说明国内的飞机发展并不快。
而他上了运输机之后才发现,这运输机里极为简陋,机舱里只有左右两排木条凳,上面垂落下来一些吊带,让人坐下后可以抓住稳定身体。
整个运输机的乘坐体验,极为难受。
赵小侯的表现就是运输机降落在京北郊区某个空军基地,他下飞机之后,第一时间就忍不住弯腰一阵狂喷。
没法,这几个小时的空中颠簸,让他深深知道那些空降兵有多厉害了。
要说他现在的体魄,虽然系统也有一段时间没有锻炼他了,但至少比一般人强上很多。
但就这,他都扛不住。
他真的有些无法想象那些空降兵在这样的运输机上颠簸几个小时,然后空降之后还要作战会有多么难受。
这让他不经意间,想要设计一款航空发动机了。
当然,这个念头很快就被接下来的行程给打断了。
少校并没有跟着他一起出基地,而是将他送到基地门口,基地门外停着一辆挂着地方牌照的汽车。
见赵小侯出来,核对了一下身份之后,司机就请赵小侯上车。
之后就是一路狂奔。
等汽车停下来的时候,已经是科技部的办公楼下了。
“赵博士,一路辛苦了。”
早就等在楼下的小成秘书急忙迎了上来,一阵关心。
至于称呼,赵小侯现在只是个讲师,因而称呼其为博士,更为得体一些。
等他进了张部长的办公室后,才知道这次叫他回来是有大动作的。
简单来说,就是召集全国的芯片厂家开个会,将赵小侯的锗碳纳米晶体管芯片技术应用下去,从而改变大夏在国际芯片市场上的不利局面。
之前就说过了,大夏在芯片生产上的自给率只有百分之八不到,并且这百分之八还是65纳米工艺以下的水平。
可以这么说,大夏每年进口的芯片总额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