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硅芯片产业的死刑?(1/3)
这种职称可不是小侯实验室自己颁发的职称,而是国家审核过关,国家颁发的。
全国范围内的科研单位,都会承认这个职称的。
其含金量是相当高的。
有很多公司的科研部门里,充斥着大把的研究员,但这些研究员都是公司自己任命的,不被国家承认,出了公司的门,去其它单位,就是普通人了。
这一天,小侯实验室里的气氛都很热烈。
赵小侯甚至于还让公司人事部,将几个杂工正式入职。
这几个本科生杂工已经毕业,之前考研成功之后,赵小侯就给他们引荐了李清源教授和王兵教授,使得他们得以拜入两位教授门下,就读硕士。
也就成为了赵小侯的师弟师妹。
当然,该跟着两位教授学的东西,他们自己去学,平时没事的时候,还是得来实验室下苦力。
毕竟工资不是白拿的。
最关键的是,在小侯实验室内,他们拥有更多的实验实践机会。
现在的小侯实验室已经将老实验楼的第二层第三层全部占据了。
赵小侯还寻思着是不是再找几个本科生来打杂。
毕竟以实验室现在的规模,人员还是太少了点。
不过这180纳米工艺制程的锗碳芯片,暂时是不会纳入到锗碳芯片公司的生产范围。
现在锗碳芯片公司在锗碳芯片产业园区里修建的厂房、生产链等等,都是为250纳米工艺制程锗碳芯片的生产服务的。
这里面主要的原因就是为了试水。
250纳米工艺制程的锗碳芯片性能相当于14纳米硅芯片。
之前就说过,这个工艺制程的硅芯片算是中高端芯片的巅峰。
其广泛应用于诸多电子产业领域。
至于低于250纳米工艺制程的锗碳芯片,拿来生产就没有什么必要了。
因而14纳米硅芯片之下的28纳米,32纳米等等硅芯片,大夏国内已经拥有一定的生产力。
如果还生产这些性能的锗碳芯片,那么之前这些28纳米、32纳米等等的硅芯片产业链,就等于刚投资就报废了。
这样会产生巨大的浪费。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