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稻铁桑的眼光(2/3)
的高价。
可以这么说,一台高端光刻机都能够换两艘大夏的先进驱逐舰了。
因而高端光刻机的生产厂家实际上在垄断市场之后,对于市场的变化有点迟钝了。
而45纳米的锗碳芯片,就完全拉开了和硅芯片的性能差距。
其性能乃是2纳米硅芯片的2倍以上!
但对于赵小侯准备搞的科研辅助智能ai来说,这个级别的锗碳芯片,也仅仅只是勉强够用,勉强踏进了门槛。
不过话说回来,研究科研辅助智能ai最好的计算机是量子计算机。
这一点在科研辅助智能ai技术里有提到过的。
所谓的量子计算机,实际上就是利用量子纠缠,量子叠加等等原理来运行的计算机。
其作用远超过现在的普通计算机。
但问题是现在蓝星上研究出来的量子计算机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量子计算机,仅仅只是一种模拟量子计算机的伪量子计算机,其根本还是硅芯片。
因而这类量子计算机基本上都还只存在于实验室内。
实际上,以蓝星现在的技术发展情况,估计还要几百年,才有那么一点点可能将真正的量子计算机研制出来。
至于系统兑换的科研辅助智能ai技术,或许有锗碳芯片就够了,所以里面也没有包括量子计算机的技术。
对此,赵小侯也没有什么可遗憾的。
毕竟如果这套科研辅助智能ai技术里包含了量子计算机的技术,恐怕其兑换价格就不只是可怜的800科研自由点了,而是十多万科研自由点吧。
总之,在45纳米锗碳芯片研制出来之后,赵小侯就没有继续挑大梁了,而是让米来娣等人接着攻关32纳米锗碳芯片。
赵小侯提着一个装着二十多个45纳米锗碳芯片的箱子去了五楼。
看着他的背影,米来娣等科研人员的心理变化差不多就是不断变幻。
要说,她们以为自己在锗碳芯片上的研究已经很深了,但和赵教授一比,这里面的差距就太大了。
锗碳芯片的攻关在人家眼里就不是个事。
这才多久时间啊,就将锗碳芯片的工艺制程直接拉到了45纳米!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