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巨型锗碳芯片(2/3)
太科学。
但意见反应到赵小侯这里来之后,他就直接拒绝了。
原因很简单,别看锗碳芯片改成锗碳芯球仅仅只是一个字的改动。
但你想要改动这个字,就得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
首先就是先要去专利技术局去将专利技术的名字给改了。
并且如果想要统一的话,以前很多数据里记载的名字也要改。
这样太麻烦了。
赵小侯压根就不觉得锗碳芯球这个名字有多科学,好多外来翻译的学术名词还不是古里古怪的,不是一样的沿用到现在,也没有人说要把欧姆,焦耳,瓦特这些单位名字改成更形象的名字啊。
再说了,就算这些事情不用赵小侯去做,他也是不愿意的。
凭什么不相关的人说一句,自己就要改名字?
那以后有人觉得蛋白质机器人名字不好听,要改成癌症蛋白质消融液,要将淀粉合成技术改成二氧化碳非光合技术等等,自己也要改吗?
等蜂窝状的锗碳芯片运到计算机实验室,赵小侯将其大概测试了一遍之后,就花费了一些时间,为其制造了一个大机箱和主板。
这个主板和机箱与之前制造的那些主板、机箱有些不同。
两根管子与主板连接,一根管子将会向主板内不断输入一种特制的溶液,特制溶液将会穿过蜂窝状锗碳芯片,将其热量带走,通过另外一根管子进入水冷散热器,而水冷散热器,赵小侯准备设计为与实验楼楼顶的大水池子连接,从而实现水交换的循环散热模式。
当然楼顶的大水池子还没有修起来,水冷散热器也还没有做好。
实际上最初的时候,赵小侯设计了几个散热器的方案。
其一就是大水池子。
其二则是遍布整个实验楼外墙的铜水管,借用大面积曲折的铜水管来散掉水冷散热器的热量。
第三个方案则是在实验楼地下层安装一个大型中央空调主机,在楼顶修建一个水冷散热塔,从而实现高强度的制冷效果,并且还可以将每层的小型中央空调主机代替。
但考虑良久之后,赵小侯还是选择了第一个方案的大水池子。
其中的原因很简单。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