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不见兔子不撒鹰(1/3)
老爹发话,周世显很无奈。
谁能想到救公主把皇帝给带回来了。
现在崇祯就是一累赘,不光拖累自己,甚至还容易引来麻烦。
不过周世显也不怕。
“陛下,刚刚臣讲的很清楚,草原人之所以南下是为了粮食,臣在这里进行交易使双方达成一种平衡。”
“从长远看,卖给草原武器也是为了草原上的平衡,因为游牧民族很少有做大的能力,各个部落之间草场距离很远,因此也常年内战。”
“之所以会有元朝以及现在的清朝,全是因为缺粮让这些人团结到了一起。”
“而咱们与游牧民族全面通商通婚利大于弊。”
听完解释朱由检感觉豁然开朗,曾经那些想不通的事情一下子也彻底清晰起来。
与草原通商。
只需要注意不让草原部落一家独大就好,完全避免了战争。
不过人心是善变的。
朱由检问:“如果草原人得到粮食人口越来越多怎么办?”
周世显像看傻子一样看着这位崇祯皇帝。
自己把周边流民聚集在一起也不过两百多万人,完全达不到人口红利的标准。
现在居然还有人嫌弃人多。
周世显简单道:“草原人口多,就让他们来中原住,凡是开垦的荒地都给他们,但是要交税,同样也必须学汉语。”
“不可能!”王承恩第一个站出来否定,“那鞑子草原人不光语言不通,生活习俗也与中原人相去甚远,万一进来后起事造反岂不是真要亡国!”
周世显瞬间火大,想把这位大太监扔出去。
“什么叫生活习俗不同?”
“我问你南方民族多不多?难道也因为方言与习俗不同就造反了?”
“人是用腿走路的,哪里生活的好,人们就在哪里定居。”
“大家抱团取暖各取所需。”
“若按照王公公说法,岂不是天下四分五裂,你只不过是把人种分成三六九等罢了。”
王承恩瞬间闭嘴。
他发现自己真说不过这位驸马。
也的确如同周世显所说,无论是元朝,还是后来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