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开始秋收(3/3)
,完全负担的起。”
主要是大锅饭生产队的模式。
或者说是计划经济下的产物就是便宜。
朱由检问:“为何要选出人来称重粮食,而不是直接指派你周家的人,万一有人中饱私囊怎么办?”
倒是问到了点子上。
周世显解释:“周家人手不够,没那么多懂管理的人才,甚至这些流民识字的也不多,所以让百姓自发选出一个代表,收上来的粮食会与周家进行对账,确保足斤足两双方都没有贪墨。”
“而百姓自己选的人,要是有人藏粮不上交,影响着一起收割的人工分,自然互相有约束,除非这一亩地收割粮食的百姓集体贪墨。”
朱由检又问:“若真有人法不责众怎么办?”
周世显笑道:“无妨,比如十人或二十人收一亩田,他们都是小集体管理自己的田亩,从种到收,产量多的话就可以多得工分,同样粮少的话工分也少,被发现还容易挨处分。”
“而他们自己之间则有选出的代表记录谁的劳动多,劳动多的人自然多分工分,也就轻易不会出现法不责众的现象。”
“若真的出现法不责众,肯定也有其他原因,应当调查清楚。”
朱由检点了点头:“你的办法非常好。”
周世显虚心笑了笑,有些话藏在了心底。
反倒是方岳贡又看出些端倪问道:“若按照此法,地方收粮岂不是不需要指派官员?”
周世显点头道:“没错,确实不需要官员,不过人少还好管理,一旦多起来恐怕真容易出现些问题。”
“就比如有人私自开垦了荒地没上报,所以还是需要有人去重新丈量田亩。”
朱由检赞叹道:“不错,如此一来减少了官员系统繁复臃肿效率低的问题,我大明应当好好学习。”
周世显不语,因为学到最后会发现皇帝才是无用的人。
然而此时又出现些问题。
远处记账的黄宗羲骂起了人。
“你就是这样搬土豆的吗?”
“瞧瞧这一筐土豆,磕坏了多少!”
搬土豆的流民是个妇女,连忙弯腰道歉:“对不起,我实在扛不动这么重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