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式全自动步枪的缺陷(1/3)
李安很清楚,边防部队这些年所装备的步枪型号,在他老爸还没去世的时候,就听他老爸说,大兴安岭这边的边境线军队,装备的全部都是五三式步骑枪。
后面将53式步骑枪,换装成为了五六式半自动步枪,他们家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他老爸利用军队的关系,弄了两把放在了家里面打猎。
关于63式全自动步枪,当初听到其他护林员说的时候,他还特地去搜了一下。
这是一款1963年定型,1968年列装,在70年之后,就陆陆续续的发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竟然会被大批量的运送到了边境,给边境的军队列装。
六三式全自动步枪,全重达到了43公斤,比五六式半自动步枪重了05公斤,因过度强调刺刀见红的拼刺功能,加长了枪管和刺刀,全长比五六式半全自动步枪,长了十厘米,导致重心前移,士兵疲劳度显着增加。
最终导致丛林战和山地行军时,机动性能差。
还模仿了ak的长行程活塞导气,但是导气孔容易积碳,在寒冷的区域,在低温环境下复进不畅,连续射击200发后,会出现卡壳和复进不到位。
在全自动连发的散布面积过大,100米距离连发射击的时候,弹着点散布圆直径超过60厘米,ak才不到40厘米。
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枪管与机匣固定方式刚性不足,连发时枪管振动剧烈。
最大的问题,还是因为技术的缺陷,枪管钢材热处理工艺不稳定,部分批次枪管寿命仅几千发,标准应该为一万发。
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弹匣与供弹坡配合公差大,导致供弹故障率高达3,ak才05,有部分弹匣需手工修锉,才能够正常使用。
跟五六式半自动步枪比起来,半自动模式下,精度不如五六式半自动,连发模式下控枪性不如ak,直接沦为了“样样通,样样松”的妥协产物。
在西北戈壁试验中,故障率比ak高了四倍,在潮湿环境中,海南岛部队的反馈,是枪支易锈蚀,需每日涂油维护。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种原因,是当时为了在68年,向国庆献礼,未完成全面测试即投产,最主要的是没有在极寒的环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