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希望(2/3)
嘀咕道:“她来干什么?”
陆逢英下意识地扯了一下她的衣袖,随即迎了过去,“小吴,快看看,咱们这个新地方怎么样?”
吴路喜上眉梢,脸颊泛起了片片红晕,朝眼前的娘儿俩竖起了大拇指,“团长,这地方可比咱原先那地方合适多了。”
她不说,陆逢英都知道。她心中那块“白月光”之地,早就被孟肖华父子俩摆满了各种杂物,越来越不像模样。
看出了陆逢英神色的异样,吴路连连摆手说道:“哎呀,都怪我,说那个糟心之地干什么!”
陆逢英没有应答,只是轻轻地拍了一下她的后背。
“小吴,你来看看,咱们该怎么把这块地方合理利用起来?哦,对了,方才礼萍他们厂长说了,反正这纺织厂也要荒废了,他把他的旧办公室腾出来给咱们当办公室用。”
“那敢情好啊,这回咱们的地盘可就大了。”
“小吴,我想把礼堂隔成两部分,一部分放置物品,一部分卖票演出。”
“卖票演出?团长,这怕是有些难啊!”
吴路眼睛瞪得像铜铃,她从来没有想过陆逢英会有如此大胆的想法,要知道对外售票可是只有大城市才会有的戏团经营模式。
对于永登县的民间秦腔演出团体而言,他们大多数只能活跃在红白喜事和庙会上。
“妈,咱们这儿恐怕不行吧?”
蔡礼萍往她们身边靠了几步,差点儿以为自己听错了。
陆逢英笑了,指了指礼堂外头已然停工的纺织厂,问道:“礼萍,你们厂为什么倒了?”
这话问得蔡礼萍竟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显然这并不是她一个普通工人该考虑的事情。
陆逢英又笑了,“礼萍,小吴,你们俩年龄是比我轻,但你们俩不关心外面的世界。咱们秦腔要想走出去,就一定要有观众缘,什么最吸引观众?当然是戏好!只要咱们用心排戏,别说一张门票,几百张门票都不是问题。我为什么送小五去兰州学戏,只有到了那儿,她才能见到真正的世界,遇见懂秦腔的观众。”
陆逢英说了很多,可在蔡礼萍的世界里,她突然觉得五十六岁的亲妈多少有些太过理想主义。
但她没有说出来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