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十全老人(2/5)
。
真正跟和珅算是对手的,前面仨占了俩,一个是福康安,一个是阿桂,前者是外戚加战功赫赫,和珅压根不敢碰瓷,后者是和珅一直以来的老上司,又靠着战功抬旗正白旗,功绩、地位、资历全都压了和珅(正红旗)一个档次。
至于最后一位对手,那就是汉臣王杰了,这家伙能成为和珅对手,全靠刚正不阿,和珅想对付他,愣是找不着弱点要害,因为王杰不贪污、不恋权,还是乾隆赏识提拔为状元的天子门生。
除开这几位重臣老臣,眼前被招来议事的,还有六部尚书。
户部满尚书福长安,福康安的兄弟,也算外戚,和珅党羽。汉尚书董诰,工部尚书董邦安长子,明哲保身之流。
吏部满尚书保宁,蒙古正白旗人,与和珅没啥关系,因为是蒙古人。汉尚书刘墉,有名的“大清官”。
刑部满尚书苏凌阿,和珅党羽,汉尚书胡季堂。
工部满尚书和琳,和珅的兄弟,目前缺席未到,因为跟着福康安在外平苗,汉尚书彭元瑞暂时担着。
礼部满尚书德明,汉尚书纪晓岚。
兵部满尚书庆桂,和珅党羽,但是墙头草一个,汉尚书朱珪,人在广东巡抚任。
一眼看下去,六部除了个蒙古人,几乎都被和珅独揽干净。
乾隆扫看一眼,花白的胡须下似乎有些疲惫,说道:“朕於明年归政后,凡有缮奏事件,俱书太上皇帝。其奏对称太上皇。”
“嗻!”
“臣遵旨!”
阿桂、和珅、王杰带头领旨,而后是六部尚书满汉大臣陆续接旨。
在旁站着听政的皇太子颙琰,连忙按照老师朱珪教导说道:“汗阿玛春秋鼎盛,仁德善政可比古之贤王!”
乾隆微微点头,表情虽无变化,但眼里却是带有一丝欣慰,对这个太子,资质确实不怎么尚可,但胜在孝顺仁厚,也最像个儿子。
乾隆难得教导一句:“仁德善政固然重要,但为君者也不可只有仁德,也要有武功啊!”
“儿臣谨记教诲!”颙琰连忙点头。
这俩讲完,和珅方才上前奏事,主要奏的便是福康安、和琳在外领兵,已经攻克苗人天星寨,擒获苗人贼首吴半生。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