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敲下第一行代码:python考试助手(2/3)
i分析),自动生成抽认卡(fshcards)、随机生成小测验、或者整理错题集。
在2008年,这种个性化的学习工具,绝对是超越时代的存在!
说干就干!
林风打开简陋的文本编辑器(这个年代,ide还没那么普及和智能),深吸一口气,敲下了重生后的第一行代码:iport rando
他的手指在键盘上灵活地跳跃,发出清脆的敲击声,屏幕上一行行简洁而高效的python代码迅速浮现。
借助ai系统对算法逻辑的辅助优化,以及对各种库函数的熟练调用(系统直接提供接口文档和最佳实践),林风的编码过程行云流水,几乎没有任何阻塞。
一个多小时后,一个简陋但功能初具雏形的“考试助手”命令行版本就诞生了。
林风测试了一下,输入自己之前梳理的几个物理薄弱知识点,程序立刻随机生成了几道相关的选择题和填空题。
“nice!”林风满意地点点头。虽然界面粗糙,但核心功能已经实现!下一步就是优化和增加更多功能。
就在林风沉浸在编码的快感中时,房间门被轻轻敲响了。
“林风,你还没睡啊?”一个略显憨厚的声音传来。
林风有些意外,打开门,看到一个戴着厚厚眼镜、身材微胖的男生站在门口,手里还捧着一本《计算机网络基础》。
陈斌,林风班上的另一位“技术宅”,也是为数不多能和林风前身偶尔聊上几句计算机话题的人。据说他得过市里的信息学竞赛奖项,是学校里公认的电脑高手。
“陈斌?这么晚了,有事吗?”林风问道。
“我……我看你房间灯还亮着,就过来看看。”陈斌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目光却被林风电脑屏幕上密密麻麻的代码吸引了,“你在……编程?”
“嗯,随便写点东西。”林风侧身让他进来。
陈斌走到电脑前,扶了扶眼镜,仔细一看,顿时惊呼出声:“卧槽!python?!林风,你什么时候学的python?这……这代码写得也太溜了吧!”
在2008年的高中校园,会编程的人凤毛麟角,懂c语言或pascal(竞赛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