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ai预测高考题?不,是碾压命题组!(1/3)
高考结束后的几天,是难得的放松期。
陈斌和苏晚晴虽然也对未来充满期待,但眉宇间还是带着一丝对高考成绩的忐忑。毕竟,那是决定他们未来数年人生走向的关键一役。
唯有林风,像个没事人一样,一头扎进了“未来智能科技”的初创事务中。他忙着指挥装修公司布置新办公室,忙着和陈斌、苏晚晴讨论“考试助手”的升级方案和未来产品线的规划,甚至还在抽空研究下一步的投资方向(毕竟手握近两千万巨款)。
这天,在崭新但还略显空旷的办公室里,三人讨论完一个技术细节后,陈斌忍不住问道:“林风,高考成绩差不多快出来了吧?你……好像一点都不紧张啊?”
苏晚晴也好奇地看向林风。确实,从考完到现在,她就没在林风脸上看到过一丝一毫对成绩的担忧,那种笃定和从容,简直不像个刚参加完高考的学生。
林风闻言,从电脑屏幕前抬起头,笑了笑:“紧张什么?该做的都做了,结果早已注定。”
“话是这么说,但万一……”陈斌还是有些不放心,“高考命题可是绝密,谁也说不准会考什么偏题怪题。”
“是吗?”林风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弧度,“对别人来说或许是绝密,但对我来说……未必。”
陈斌和苏晚晴都愣住了:“什么意思?”
林风靠在椅背上,十指交叉,语气平淡地说道:“高考前,我花了点时间,用我自创的一套数据分析方法,对过去十年全国及本省的高考真题、教学大纲、重点中学模拟题、甚至是一些关键命题老师的公开论文和讲座内容,都进行了深度的交叉分析和模式识别。”
数据分析?模式识别?
陈斌这个技术宅隐约听懂了一些,但还是觉得匪夷所思。高考也能用数据分析来预测?
苏晚晴更是秀眉微蹙,她感觉林风说的东西,已经超出了她的理解范畴。
林风没有理会他们的惊讶,继续说道:“通过分析,我发现了一些很有趣的规律。比如,语文作文的命题趋势,近几年越来越侧重于思辨性和时代性,而且往往会和当年的社会热点或重要的纪念节点(比如08奥运)隐晦关联。所以我考前就判断,今年的作文主题,大概率离不开‘和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