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是谁不应该(4/13)
一张照片,手里捧着一本毛主席语录。最后这名职工熬上了一把手的职位。
可以想象,如果这名职工不是在供销社工作,而是身处其他任何一家单位,恐怕早已因为无法承受如此高昂的医疗费用而失去生命。正因为如此,那个时期的供销社成为了众人艳羡不已的国营企业单位。
想当年,当我有幸加入供销社后不久,公社中学竟然主动向我伸出橄榄枝,邀请我前去担任语文教师一职。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抉择,我着实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
最终,权衡再三之后,我还是决定留在供销社继续发展。谁曾料到,短短十年过后,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改革的浪潮汹涌而来,我竟遭遇下岗失业的困境。直到此时,我方才恍然大悟,原来当初的那个选择竟是一个致命的错误。唉!真可谓是时运不济,命运弄人啊!
在那个属于人民公社的年代里,每一个公社都会拥有自己独特的社值工业。这些社值工业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各种生活用品和生产工具,也成为了当时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每个公社通常会划分出一部分土地用于农业生产以及相关产业的建设。同时,还配备有运输货物的马车等交通工具,以满足日常工作所需。
有些公社甚至还有传统的手工油坊,可以榨取食用油;铁匠铺则能够打造各类铁质农具和生活用品;而柴油发电机房则保障了电力供应,使得一些小型加工设备得以正常运转;此外,还有必不可少的卫生所,为社员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当我二十二岁还是单身贵族时,每月那微薄的三十元工资,总是被我挥霍得一干二净。记得有那么一次,我独自一人踏上了前往安北的旅程。到了那儿以后,我的日子过得可谓是逍遥自在,每日必下两次馆子。
每餐都要点上三四个菜,并且绝不重样,从这家饭店辗转到那家饭店,几乎将整个安北城里大大小小的饭店都品尝了个遍。就这样毫无节制地吃喝玩乐着,一直到把兜里仅有的五十元钱全部花光用尽后,我这才意犹未尽地开始返程回家。
想当年啊,那些饭店里的炒菜价格可真是便宜实惠呢!一般来说,一份普通的炒菜不会超过一元钱。最便宜的甚至只要三四毛钱就能拿下。
像那道颇受欢迎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