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语言障碍(2/7)
下斑驳的光影,\"山雾(ghab xit)、河雾(ghab nongs)、晨雾(ghab hxak)、瘴雾(ghab db)、林雾(ghab vangx)\"她的铅笔尖在纸上轻轻敲打,像是在计算着什么。
窗外传来孩子们清脆的朗读声。村小教师正在教汉语拼音,把\"白云\"念得字正腔圆,标准的普通话在苗寨的空气中显得格外突兀。龙安心突然意识到,务婆歌谣里那些细腻的分类,正在新一代苗语中简化为统一的汉语借词,就像被雨水冲刷褪色的刺绣。
下午跟阿公上山采药时,老人指着一丛叶片肥厚的植物说了串复杂的苗语。见龙安心一脸茫然,阿公改用汉语:\"虎耳草,治耳聋的。\"但龙安心分明听见他刚才说的词更长,像包含了好几个音节,仿佛在描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老辈叫它"雷公耳朵草"。\"吴晓梅后来解释道,她正在整理一筐刚采回的草药,手腕上的疤在阳光下泛着淡紫色,\"现在年轻人都直接说汉语名了。\"她叹了口气,那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
3翻译困境
龙安心把录音带到县文化馆,找到刚毕业的大学生小张。年轻人皱着眉头反复倒带,电脑屏幕上跳动的声波图谱像起伏的山峦。\"这发音太古老了,\"小张推了推眼镜,\"像是川黔滇方言的变体,但又有些不同\"
他指着屏幕上几个特殊的峰值:\"看这些喉塞音,在标准苗语里已经消失了,听起来像咳嗽声。\"小张试着用国际音标记录,写了几个符号又划掉,\"这个音我从来没见过,可能是古苗语的残留。\"
回村的班车上,龙安心遇见几个穿校服的苗族学生。他们用流利的汉语讨论着抖音上的热梗,偶尔夹杂的几个苗语单词也被汉语语法重组得面目全非——\"吃饭\"变成了\"nongx fanf\",直译过来就是\"吃米饭\",完全不符合苗语的语法结构。
务婆家的木门虚掩着,龙安心推门进去时,看见老人正在火塘边绣花,老花镜滑到鼻尖。录音机里放着县里发的\"民族团结\"宣传cd,用汉语演唱的苗歌甜腻得像糖精,完全失去了原有的韵味。
\"阿婆,"蝴蝶妈妈"用古语怎么说?\"龙安心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