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明清家具(2/3)
热情。
他们深入到江、晋、冀、陕等省的城乡,到每一间旧宅老屋内搜寻,以极低的价格搬走黄花梨、红木、乌木、鸡翅木等明清家具,从而使明清家具的价格暴涨了近10倍。
在古董家具外流的高潮中,国内的收藏家也开始了古典家具的收藏。
首先吸引国人的是明清家具迅速上升的价格,收藏古董家具除了保值,还使人感受到了明清家具的艺术魅力。
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明清家具的交易已成为古玩买卖中的重头戏。
一件紫檀条桌在海外拍卖价高达325万美元,相当于270万人民币。
海内外价格间的差距,已无法阻止中国古典家具的外流。
1985年后,市场偏好苏作、广作、京作的明式家具,至80年代末由于市场硬木家具货源减少,江苏、安徽、浙江、山西以及福建泉州、厦门的明式柴木家具,成为向外倾销的主要对象。
至90年代初这类极具中国民俗风味的民间家具开始走入纽约、伦敦、香港等地的国际拍卖行,约占每场拍卖古董家具的30以上。
台湾古典家具商在大陆设厂收货修复,拉回台湾后举办专业讲座,煸情促销,使古典家具的价格一路走高。甚至有人预测,明清家具的年升值率约为20左右,具有很大的升值潜力。
而山西这个曾经雄踞这富商巨贾的肥沃土地,民间不知藏着多少这些让人垂涎三尺的古物,重生一世的王鹏肯定要把握住这一重大的商机的。
“师父,家具这一行和其它古董一样,也是我们收藏的重要项目,别看现在那些被人们当做柴火棍烧掉的老家具,将来也是很值钱的。我们不仅要收,而且要寻找匠作高手,对这些老家具修复翻新。”
“小鹏,你怎么和我想的一样?”
“师父,我是你徒弟,怎么能和你想的不一样?”王鹏虔诚地和师父开了一个玩笑。
“那我们就现将收到的家具拉回去存储起来,等找到匠人以后,再进行修复。
但是,这么大的量,我们往哪儿存放?”
“师父,这个我已经有准备了,明年就会将存放的地方盖好。”
“好,那就好。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