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大业天子与关中氏族矛盾,杨广迁都(2/7)
策待遇,经济发展相对繁荣。然而,这种繁荣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其他地区的利益为代价的,是建立在对其他地区的残酷剥削之上的。杨广敏锐地察觉到,过度依赖关中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着极大的风险。一旦关中地区遭遇严重的天灾人祸,整个帝国的经济将面临崩溃的巨大危险。而且,关中氏族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势力,利用各种手段偷税漏税,导致国家财政收入受到严重影响,亏空日益加剧。为了彻底改变这一不利局面,杨广经过深思熟虑,毅然决定迁都,将目光投向了地处中原腹地的洛阳。
洛阳,自古以来便有着“天下之中”的美誉,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宛如一座交通枢纽的核心,四通八达,能够紧密连接起帝国的各个地区。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而言,迁都洛阳有利于加强对全国经济的全面掌控。洛阳周边地区土地肥沃,气候适宜,农业生产极为发达。而且,洛阳靠近运河,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得物资的运输和调配变得极为便捷。杨广精心谋划,计划通过开凿大运河,将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水系巧妙连接起来,从而进一步促进南北经济的深度交流与蓬勃发展。如此一来,不仅能够减少帝国对关中地区经济的过度依赖,还能开拓出全新的经济增长点,有效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为帝国的繁荣昌盛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从军事战略的角度出发,洛阳的战略地位同样举足轻重,不可忽视。关中地区虽然地势险要,有着易守难攻的天然优势,但因其地理位置过于偏西,在控制东部和南部地区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而洛阳位于中原腹地,四周有山河环绕,同样具备良好的防御条件。同时,以洛阳为中心,能够迅速调动军队,灵活应对来自各个方向的威胁。在当时,帝国的边境地区时常受到突厥、高句丽等外敌的侵扰,局势动荡不安。迁都洛阳,有助于加强对边疆地区的军事防御能力。杨广坚信,将政治中心东移至洛阳,可以更好地统筹全国的军事力量,大幅提高帝国的军事应变能力,确保帝国的边疆安全和领土完整。
在文化方面,关中氏族秉持着传统且狭隘的文化观念,他们以关陇文化为核心,对其他地区的文化持有排斥态度。这种文化上的狭隘性,严重阻碍了帝国文化的多元发展和深度融合。而杨广则是一位具有广阔文化视野和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