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阁鸣滕王阁(1/3)
第九十一章 阁鸣滕王阁
赣江之上,星砂薄雾缭绕,苏寒三人伫立在滕王阁的飞檐之下。抬眼望去,滕王阁那朱红的梁柱与彩绘的斗拱间,原本彰显着文人雅韵与盛世气象的景致,此刻竟被灭世血纹肆意切割。“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诗意画面,化作了“功利”与“浮躁”的破碎残片,砖石间的荒墟阁纹与唐代藻井纹闪烁着黯淡的光,隐隐迸发出灰黑的 sparks。叶绾的星砂罗盘幻化为一支狼毫毛笔与镇纸结合的形态,指针缓缓转动,显化出“阁鸣”二字,唐代篆文与荒墟阁纹在罗盘表面交织,勾勒出破碎的文韵之图。
“是阁鸣钟的阁核在蒙尘。”无命的断剑轻触着滕王阁的石柱,剑刃与砖石内隐匿的“阁核”产生共振,一段段尘封的记忆如涟漪般散开。“荒墟典籍记载,阁鸣钟的钟主以阁楼为依托,凝聚万界对文化传承与精神栖息的共生执念。古殿崩塌之际,钟芯裂成了四十八片,散落四方,化作‘阁魂石’,而这滕王阁的‘文韵核’,正是核心的‘共阁之核’,如今已被‘俗念咒’侵蚀。”
江风拂过,薄雾中突然凝聚出一群唐代文人墨客与工匠的虚影。他们身着宽袍大袖,手持诗卷与画轴,胸口却嵌着缩小版的灭世钟碎片,脸上满是怅然。“阁楼已失其魂,不过是喧嚣之地……”他们的叹息声中充满了无奈。苏寒伸手触碰虚影,众生钟纹传来一阵微弱的震颤,仿佛是阁鸣钟的哀鸣——这些被扭曲的执念,正将承载着文化瑰宝的阁楼,变成追名逐利的世俗场所。
在滕王阁的阴影中,一位头戴儒巾、身着青衫的少年款步而出。他的腰间系着一条由滕王阁的砖石碎屑与荒墟阁砂融合而成的“阁魂带”,每一粒砂、每一片碎屑,都映照着两界先民共同守护阁楼文化的手印。“我是子安,王勃的守阁人。”他的眉心闪烁着星砂凝成的“笔锋纹”(狼毫笔锋与荒墟阁徽的融合),与苏寒掌心的众生钟纹产生强烈共鸣。“昨夜子时,阁内所有星砂文韵纹突然黯淡无光,学士们说,这是阁鸣钟的临终叹息。”
陈教授从陈旧的帆布包中取出一本泛黄的《滕王阁序》残本,上面用唐代篆文和荒墟阁语记载着相同的《阁鸣文韵经》。“这是早年在赣江边的旧书肆发现的,上面记载着王勃与荒墟阁皇共同为滕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