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战后的影响(7/8)
大楚帝国皇家海军舰队,扶桑国就不可能对南方的大楚帝国产生威胁。
总不能让扶桑国陆军自己游泳,跨越四千多公里的距离南下与大楚帝国争锋,这完全不现实,也不可能。
在签署军事同盟条约之前,英方曾经特意与楚国沟通,并保证不适用于共同针对楚国,双方有秘密备忘录见证此事。
大楚皇帝郑国辉也表示谅解,放行了,这等于解开了建立《英日同盟》的最后一道障碍。
若大楚帝国对此存有疑虑,考虑到大楚帝国在西太平洋地区举足轻重的地位,强大的国力和军事能力,那这一份《英日同盟》条约还真签不了。
在英国人的全球战略中
大楚帝国拥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无论是牵制美国的北美战略,还是牵制法国与德国的非洲战略,都少不了大楚帝国的密切配合,双方拥有很多合作成功的美好记忆。
而扶桑国,其作用仅适合于东北亚地区。
一个是全球性密切合作伙伴,一个是区域性军事同盟,这就是两者战略价值的根本不同。
那么既然《英日同盟》规定了
英日两国跟任何一国发生战争,另外一个都应该参战,并给予军事,后勤资金以及其他一切可能的帮助。
当然了,这范围局限于北方神洲和朝鲜半岛。
那么在日俄战争中,为什么英国人没出兵?
这里面有个悖论,如果英国联合扶桑组成英日联军,正面攻击沙俄军队。
那么,就触动了法俄军事同盟的共同防御条款,法国必须要出兵参战,那么这场战争就不仅仅局限于东北亚,还可能燃烧到欧洲。
在英国,法国和俄打起来的时候,欧洲大陆的另外一个军事集团德奥意同盟会放过这个捡便宜的机会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德国不是可能,而是一定会在这个时候出兵,联合意大利和奥匈帝国一起围殴法兰西,并且开辟针对沙俄的东线战场。
那么一来,全世界主要列强都会卷入战火中,可不就是妥妥的世界大战嘛。
所以,英日两国已经有了默契,就是将战争范围限制在东北亚地区,而不是进一步蔓延到其他地区,产生不可控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