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永不空军的真谛(2/3)
着票去收银台交了钱。等对方在票上盖了章,他又拿着票返回了柜台提货了。
随后,他就走到了商场的一家金店前。犹豫了半天,他终究还是没有走进去。
毕竟,他也拿不准口袋中的那个金链子到底是不是老物件。万一到时候被对方鉴定出来,那可就是黄泥巴掉进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了。
之后他又来到了文具区,给林岳买了一支钢笔之后他就走出了劝业场。
就在他准备坐公交车回去的时候,肚子突然咕咕的叫了起来。
他的目光很快就被一家挂着耳朵眼儿炸糕招牌的小店做吸引。
耳朵眼儿炸糕是津港的传统小吃,和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并称三绝。
耳朵眼儿炸糕起源于清朝,名字来源于狭窄的耳朵眼胡同。主要材料是糯米面、红豆沙,油炸而成。外皮酥脆,内馅甜糯。
刚一走近,他的目光就被筐里炸好的炸糕所吸引。
面皮薄如蝉翼,糯米粉揉成团,裹住一团深褐色的豆沙馅,入油锅时如坠入琥珀色的海洋。
师傅熟练的手法更是让人赏心悦目——
油花轻溅,滋滋作响,炸糕在热浪中舒展膨胀,表皮渐次泛起细密的蜂窝状酥泡,金黄中透出焦糖色的斑纹,仿佛裹了一层糖壳的铃铛。
出锅时,油亮如琥珀,热汽蒸腾间甜香四溢,引得人喉头滚动。
咽了一口口水,林峰大喇喇的说道:“老板,给我来10个。”
老板一听这话,顿时就乐了:“小伙子,这东西得赶热吃。一旦凉了,可就不好吃了。要我说你别买这么多。要不然也是浪费。”
林峰不由的一愣,但仔细一想还确实是这么回事。讪讪地笑了笑,他继续说道:“那就来5个吧!”
两块钱一个,以这个年代的物价而言,还真是不便宜。
但当林峰咬下一口之后,顿时就觉得物有所值了——
咬下第一口,齿尖先触到的是脆——酥皮在唇齿间炸开,细碎的脆壳簌簌掉落;紧接着是糯——糯米面芯柔韧绵密,拉扯出黏糯的丝缕;最后是甜——红豆沙馅滚烫涌出,沙质绵密中藏着若有若无的桂花香,甜而不齁,混着油炸的焦香直冲鼻腔。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