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南诏(1/4)
“若不允许则归命吐蕃,云南之地,非唐所有也!”
鲜于仲通看着南诏使者,冷冷听完他最后的话,讥笑说:“这时才想着归还所掳掠的,归附于唐朝?晚啦!我奉旨讨贼,岂能无功而返?”
一声令下,把使者赶出军营。这已是南诏王阁逻凤第二次派使者前来谢罪请和,无论使者如何晓以利害,都无法打动傲慢且急于立功的鲜于仲通。
阁逻凤听了使者回报,长叹一声,知道大战不可避免。他自知无力抗拒,只得偷偷派人向吐蕃求援,得到吐蕃全力支援。大批吐蕃军队悄悄进入南诏国,配合南诏军作战。同时,阁逻凤了解到鲜于仲通进士出身,颇有文才,但对行军打仗之事一窍不通,只因善于溜须拍马,成为杨国忠的密友,获任剑南节度使。对这样一位百无一用的书生,阁逻凤决定采取诱敌深入之计。
鲜于仲通对吐蕃出兵毫不知情,也从来没把南诏这个弹丸小国放在眼里。他看到敌人后退,立即挥师追赶。军队四月从益州(成都)出发,一路所向披靡,轻松攻下云南自曲、靖二州以下东爨居地,并破坏殆尽。得意洋洋的鲜于仲通挥师至西洱河,兵临南诏首都大和城,发起总进攻。
“杀!”
暴雨倾泻的午后,鲜于仲通拔出宝剑,厉声高喊,一马当先。八万唐军精锐,紧随其后,奋勇向前。六月的惊雷在耳畔炸响,瘴气弥漫的崇山峻岭,突然站起密密麻麻的弩手——箭雨如黑潮般倾泻而下,穿透唐军将士的皮甲与血肉。铁骑的蹄铁在泥泞中打滑,刀剑劈砍的破空声与战象的嘶吼交织成死亡之声。唐军陷入埋伏圈,在南诏和吐蕃两国军队主力的夹击下,洱海畔的河谷骤然化作炼狱。
鲜于仲通的玄甲已被血浸透,他挥剑劈开迎面而来的藤甲兵,大吼:“盾阵!盾阵!”
长枪兵们踉跄着竖起浸血的木盾,但南诏人的毒箭裹着瘴气穿透缝隙,中箭者顷刻倒地抽搐,七窍渗出乌黑血沫。河谷深处突然传来地动山摇的轰鸣,五头披挂铁甲的战象踏碎唐军阵列,长鼻卷起士卒抛向半空,象蹄踏过之处,铠甲与骨骼一同碎裂成泥。
“爹,爹,不要丢下我!”
急于突围的鲜于仲通听见儿子绝望的嘶吼,正欲返身去救,余光瞥见本已溃散的左翼突然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