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期待(3/4)
们和解。
不仅如此,双方还建立了合作关系,“黑熊”部落可以毛皮、猎物、浆果等物资与海边部落交换调味品以及斧头、小刀之类的工具。
若是没有物资交换,也没关系,可以为海边部落工作的方式来换取东西,比如伐木、处理猎物、搬砖、挖土,以及清理田地。
不过,“黑熊”部落的人却不是很愿意为海边人做工,觉得太受拘束,必须服从他们的管理,要一板一眼地做事,跟他们平日里已经习惯了的自由随性生活大相径庭。
然而,数日前,上天突然降下一场大火,将大片森林烧毁,不仅让林中的鸟兽遭受了灭顶之灾,也让“黑熊”部落的人受到严重波及。
本来,“黑熊”部落的人居住营地距离火场还是很远的,不至于被这场大火席卷其中。
但是,他们的酋长“黑熊”却贪图被侵占的两个小部落较为优越的居住条件——在海边人的指导下,用一根根原木搭建的木排屋,外敷泥土,上遮树枝和草泥,有门有窗,实为数千年来他们所见的最好居住房屋--带着一些族人住了进去。
结果,大火四处蔓延,很快将他们所在的营地引燃,要不是见机得快,说不定“黑熊”就是数百年来第一个被火烧死的部落酋长。
即使侥幸逃离了火场,但仍有二十多名部族妇孺葬身火海,并且所有过冬物资也付之一炬。
在这种情势下,“黑熊”部落的族人们不得不求助于海边部落,希望能获得些许食物,以期度过剩下的寒冬季节。
海边部落对他们的请求,并没有拒绝,而是提出劳动换食物的援助方式,让所有能做事的“黑熊”部族人员都必须要为他们工作,为他们服务,然后才能获得一顿饭食,以及必要的防寒物资。
这些日子以来,青壮年、老人、妇女、半大孩童在海边人的指导下,在燃烧过后的土地上清理杂物、刨除树根,还用木犁、木锄努力地翻土,将烧过的灰烬埋入泥土之中。
说实话,这些活计在印第安人看来,还是很辛苦的,远不如他们在林中猎头鹿,在树上摘个果,在溪流中抓条鱼要来的轻松。
他们也搞不懂,这些海边部落人为何要劳心费力地做这些。
泥土里既没有野果,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