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机会?(3/4)
抚郑芝龙,诏授海防游击,任“五虎游击将军”,坐镇闽海。
此时,郑芝龙有部众数万余人,大小船只千余艘,受抚后,仍率领原部,制霸大明沿海。
尽管归附了大明朝廷,当了敕封的海防游击将军,但郑芝龙仍旧凭借其强大的海上实力,迫使荷兰东印度公司达成了一项沿海贸易协定,规定了荷兰人前来大明贸易的次数、船只吨位、交易规模,以及缴纳税金的额度。
赫赫威名的“海上马车夫”竟然在远东地区,囿于形势所迫,不得不向郑芝龙低头,由此可见,郑氏于大明之海,是何等的煊赫!
难不成,钟明辉遇到了郑芝龙派来广州的人?
“数年前(1625年),郑芝龙与一众海盗在笨港(今台北港)结拜为兄弟,称号十八芝。”钟明辉继续说道:“而这个陈衷纪就是十八芝中的一个。不过,这家伙不满郑芝龙年纪轻轻就坐上了头把交椅,没多久便带着所属海盗团伙离开了笨港,过着半商半盗的日子。”
“两年前,就是他们在伶仃洋海域偷袭了我们的‘破浪号’,结果被打死打伤三十余人。后来,陈衷纪这家伙也经受不住诱惑,接受了大明朝廷的招安,成了海防千总官,算是上岸混入朝廷体制里了。不过,去年九月,他在澎湖被十八芝中的另外一个兄弟李魁奇给宰了。”
“这个陈衷纪虽然也投了大明朝廷,但他却并未放弃此前占据南澳岛据点,将他的大部分家眷和财物都放置于该岛。当他的死讯传来后,岛上的海盗们立时分崩离析,抢了财物各自逃散。不过,目前还有约两百六十多名海盗及家属仍滞留在岛上,日子过得很是艰难。”
“因为陈衷纪活着的时候,既不容于郑芝龙势力,又遭到其他尚未投附朝廷的海盗敌视,可谓是两头都不讨好。嗯,这也是造成他横死澎湖的主要原因之一。那些还留在南澳岛上的残余海盗和妇孺,哪儿都不敢去。”
“要是上了岸,肯定会被官府和郑氏吞得皮骨不剩。可要是继续留守下去,说不定哪天就会被寻仇的海盗找了过来将他们一网打尽。这些人呢,彷徨之际,便想着要找个靠山,寻个门路,以求活命。”
“所以,你认为我们应该去收服这群海盗,然后将南澳岛据为临近大明的一个中转基地?”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