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李代桃僵(2/4)
蛋丝与紫黑海苔碎,翠绿的小葱缀在半透明的面皮上。
文山一口一个地吃完馄饨,又意犹未尽地喝光了汤,擦擦额头上沁出来的细汗,感觉他眼睛才算彻底睁开。
回到“寒武时光”,文山斜坐在椅子上,我正准备开咖啡机的蒸汽阀门,盛冬摆摆手让我坐下。
“我知道小武、文山对这次的案件很多疑问,可以说背后的策划者很巧妙,我接着讲昨天的故事。”
盛冬一边打开电脑,一边问:“小武还记得昨天下午我拨打陈海平的电话吧。”
“是的,他女儿接的,说陈海平已经去世了。”我想起了之后盛冬还lo一段钢琴曲,“查到了通话时她那边的背景音乐是农业大学校歌《金色麦浪》”
这时盛冬已经打开投影,白墙上是农大官网的新闻频道,光标停在一条标题上——”生物技术科技(昆虫信息素方向)获奖论文报告暨表彰大会顺利在我院召开&34;,时间是昨天14点-17点30分。
“颁奖时放校歌,这是高校的常规操作;陈海平的女儿昨天参会,因此现场名单和合影有可能有她。”我好像有点明白了。
“另外王萍萍和陈海平的音频里提到,他女儿26岁,没毕业。”盛冬眼睛半闭,好像在说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那么她大概率是博士生,进一步缩小了范围,所以我们知道她叫陈隐蘅。”
的确,即使高校规模再大,每个专业方向的博士生数量都不多,结合一些会议和专业论文这些公开信息,还是能找到我们想找的人。
文山拿起盛冬的鼠标,点击了另一条学校官网的新闻,说的是今年5月6日和5月7日,本院博士生陈隐蘅等人在k市参加了另一个行业大会,代表学校登台发言。
k市距离b市路途遥远,而且k市没有机场,只通了高铁,车程6小时以上。
文山夸张地耸耸肩:“王萍萍是6号早晨摔伤的,看来也不是她做的。”
“会不会是陈隐蘅提前绑好了鱼线,然后去k市”我拿出去年花店老板送的那只袖珍小葫芦,在五指间转动起来,它已经变成朱砂色,外壳像刷了油漆一样亮。
盘了一会葫芦,我打开冰箱,拿出两瓶苏打水,丢给文山一瓶,他打开喝了一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