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暗号初显威,群众显智慧(1/4)
汴京城的清晨,总是带着一股子鲜活的市井气。薄雾尚未完全散去,码头附近的巷口已经热闹起来。
老王头推着他的馄饨摊子,颤巍巍地支起炉灶,锅里汤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撒上一把翠绿的葱花香菜,那股子鲜香,就算没有馄饨能把几条街外的馋虫都勾过来。
老王头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汉出身,前些年遭了灾,才流落到汴京城,只好给人家干干苦力拿点微薄的收入。
自从前阵子赵三郎那“小吃摊联盟”招兵买马,他被钱掌柜相中,领了这崭新的推车和家伙什,日子总算有了点盼头。
这摊子虽小,但位置不错,靠近码头,来往的人也都不少,都喜欢来他这儿吃碗馄饨,喝口热汤,吃个饼子,暖暖身子。加上赵三郎那边额外提供的香料配比确实有独到之处,他这汤比别家的滋味更浓郁几分,回头客也渐渐多了起来。
想起前几天,一个管事模样的后生把他们这些摊主聚到一块儿,神神秘秘地发了一把花花绿绿的短绳子。
“各位叔伯大爷,”那后生清了清嗓子,“为了能更直接了解大家的情况,这是上面想出来的新法子,叫‘平安彩绳’。”
“这红绳呢,代表平安无事,挂在摊子显眼的地方。”这后生指着手中的彩绳说,“要是遇到点小麻烦,自己能应付,或者想提个醒,就换上黄绳。要是……要是摊子遇到了上面大事,情况紧急,就赶紧换上这黑绳!”
“咱们巡街的兄弟们看到了,会直接赶过来。其他摊主也留意一下,及时报告止损,上面有重‘赏’。”这个赏字强调得更有力,大伙儿也不敢多问,只好连连点头示意。
当时老王头心里还犯嘀咕:“这绳子,能顶个啥用?花里胡哨的,别是哄咱们老头子开心吧?”可还是把那几根绳子揣怀里,每日出摊时,在车辕上系了根红色的。
“老王头,来碗馄饨,多加香菜!”熟客的吆喝声打断了他的思绪。
“好嘞!客官您稍待!”老王头连忙应着,手脚麻利地盛汤。
生意刚开张,热气腾腾,巷口却晃晃悠悠地踱进来几个身影,老王头眼皮一跳,心里“咯噔”一下。
为首那个尖嘴猴腮的汉子,敞着怀,露着胸毛,这不就是前些时日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