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尚书人选(2/3)
,就来跟爷爷商量。重大事情切记早朝直接做决定。要谋定而后动。”
朱雄英乖巧地应道:“好嘞,爷爷,孙儿以后肯定多跟您请教。”
而后朱雄英笑嘻嘻地凑近朱元璋,说道:“爷爷,现在就需要向您请教请教,孙儿对那两部尚书的人选,还有内阁的事儿,有了些想法,您给参谋参谋?”
朱元璋抬了抬眼皮,笑道:“你这小子,有屁快放,爷爷我正等着听呢。”
朱雄英嘿嘿一笑,清了清嗓子说道:“爷爷,孙儿琢磨着,把礼部尚书的位子给詹徽推荐的那个林源。孙儿侧面打听过,这林源在礼仪方面还真有两把刷子,在读书人里头名声也还行,说不定真能把礼部的事儿给办好。也不能因为他是詹徽推荐我们就不用他。只要有真才实学,孤就敢用。”
朱雄英继续说道:“还有一层好处,那就是堵住一些文官的嘴,孤也给他们一点点面子,但是,孤也不是好糊弄的。”
朱元璋摸了摸胡子,打趣道:“哟呵,你小子还学会耍心眼儿了。不过这招不错,既给了詹徽甜头,又能看看这林源到底几斤几两。要是他真有本事,为朝廷办好事儿,那自然是皆大欢喜;要是他没本事,或者跟詹徽一块儿搞鬼,到时候再收拾他们也不迟。那户部尚书呢,你打算安排谁?”
朱雄英眼睛一亮,说道:“爷爷,孙儿觉得夏元吉就挺合适啊!这夏元吉,清正廉洁得很,对钱粮赋税那些事儿门儿清,做事又认真负责,像个老黄牛似的。之前不是想着让他去内阁当大学士嘛,孙儿思来想去,还是觉得户部更需要他。有他在,那些钱粮账目,保管弄得明明白白,咱们也能放心不是?”
朱元璋哈哈一笑,点头道:“夏元吉这小子确实不错,爷爷我也觉得他能担起这担子。把户部交给他,就像把咱家的钱袋子交给了可靠的管家,稳当!那内阁那边儿,你又咋安排?”
朱雄英兴致勃勃地接着说:“爷爷,孙儿打算调黄淮去内阁当大学士。这黄淮肚子里有墨水,经史子集啥的都门儿清,为人还正直,处理事儿也有自己的一套见解。让他去内阁,肯定能帮上不少忙。还有啊,孙儿想把杨士奇调进内阁实习,先给他按正七品的俸禄发。这杨士奇虽然出身不咋地,穷得叮当响,但那才华可没得说,见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