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屋漏脉判胃气将绝(1/4)
第29章 屋漏脉判胃气将绝
杭城的冬日,寒风凛冽,像刀子般刮过大街小巷。济世堂内,弥漫着一股淡淡的中药香气,古旧的老座钟“当当当”敲了十一下,声音低沉而悠扬,在医馆内悠悠回荡。苏怀瑾身着白大褂,一头利落的短发,正专注地把林小雨的随访病历规整地归档。这时,门口传来“咯吱咯吱”的轮椅滚动声,打破了医馆内的宁静。
她抬眸望去,只见护工老马弓着背,吃力地推着一个身形消瘦、皮包骨头的男人走进来。老马皮肤黝黑,满脸皱纹,身上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棉袄,操着浓重的河南口音说道:“苏大夫,给俺们瞧瞧吧。肿瘤医院说没治了,让回家准备后事。可俺跟杜大哥相处这些日子,实在不忍心看他就这么放弃,听说您医术高明,就想着来碰碰运气。”
轮椅上的男人,正是杜建国。他勉强抬起头,脸上蜡黄如纸,毫无血色,眼眶深陷,仿佛两个黑洞,浑浊的眼球上蒙着一层灰雾,眼神黯淡无光。苏怀瑾心中“咯噔”一下,作为一名浸淫中医多年的医师,她对这副面相再熟悉不过。《内经》里“骨枯肉陷”的描述瞬间在她脑海中浮现,凭借经验判断,十有八九,杜建国是胃癌晚期。
“扶上诊床。”苏怀瑾向身旁的护士小陈示意。当她伸出手指,刚搭上患者右关脉,一股凉意顺着脊背直往上窜。这脉象时断时续,每次跳动都像屋檐下的水滴,许久才“吧嗒”一下。《脉经》里“屋漏脉现,胃气消亡”的警句瞬间在她的脑海中响起,苏怀瑾心中暗忖,患者的病情远比自己预想的还要严重,必须争分夺秒寻找应对之策。
“疼吗?”苏怀瑾轻声问道,声音轻柔,带着安抚,同时轻轻按了按患者的上腹部。
“疼像刀绞”杜建国从牙缝里艰难地挤出几个字,冷汗如黄豆般顺着他那消瘦的太阳穴不断往下淌,浸湿了病号服。护工老马赶紧补充道:“他叫杜建国,五十六岁,以前是建筑工头,风里来雨里去,落下不少病根。现在疼得厉害,吗啡片一天吃八粒都不管用,常常疼得整宿整宿睡不着觉!”
苏怀瑾掀开患者的衣服,心口下一道二十公分长的疤痕映入眼帘,宛如一条狰狞的蜈蚣,这是典型的胃癌根治术后切口。但更刺眼的是肚皮上几块紫黑色的斑,触目惊心。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