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物勒工名,营造法式(5/6)
过毫厘的箭簇,精密咬合的齿轮,刻满铭文的刀枪弓弩、甲胄兜鍪,都是支持大汉以一隅对抗曹魏九州的底气所在。
而攻城器械的流水线打造,更是大汉的秘密武器。
丞相先前攻打上邽天水时打造出来的攻城器械,最关键最精密的零部件,全都从汉中带去,一个个打磨得精细无比,堪称严丝合缝。
主打一个超高适配度,只负责某个固定流程的熟手工人,拿到手上就可以迅速安装。
零件不会出现榫卯不合的情况,对固定流程已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工人亦不会手忙脚乱。
而挥师下陇之时,这些最关键最精密的部位,自然也被拆成零件带到了关中。
之所以在五丈塬附近滞留几日,让司马懿以为丞相逡巡不进,便是在重新伐木,打造一些简单又略显笨重的零部件了。
有这么些攻城器械在,就一座小小的营寨,纵是营造得再坚固又能坚固到哪里去?
首先寨墙高度就不如坚城的城墙高,视野也并不如何广阔,居高临下的箭矢杀伤力也没那么大。
而寨墙宽度也是远不如城墙宽,站不了那么多人。
太阳完全落山之时,分工不同的工匠,便已将各自负责的攻城器械零部件组装完毕,紧接着又分散到各阵线前进行组装。
入夜。
篝火燃起。
魏军营垒前的阵地亮若白昼。
第一架高逾五丈的井阑组装完毕。
所谓井阑,便是移动箭楼了。
底下安了四个巨大的木轮,上面站着弓弩手,下面守着精锐甲士,负责推动。
而五丈的高度,已经比普通的小城城墙还要高出一丈,比眼前这魏军寨墙,更是高了两丈有余,完全可以起到火力压制作用。
半个时辰过去,三十余架井阑全部组装完毕。
又是半个时辰,大汉几万役夫辅卒运来的一车车零部件,终于组成了一架架填壕车、轒轀车、武刚车、冲城车。
这些攻城器械宛若一头头巨兽,潜伏在汉军阵中。
“丞相有令,三军披甲,准备攻城!”丞相的军令通过传令兵迅速传至各军阵中。
“起!”一架井阑前,负责操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