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民工(9/20)
袁国岭说:“他没跟我说,回头我问问。”
袁国岭晚上见到弟弟,问了情况,也觉得很棘手。上班时,彭大军看到他一脸为难的样子,便询问情况。彭大军听后没有表态,让他把宋东方叫来。宋东方来了之后,彭大军让袁国岭把情况又讲了一遍。听完后,彭大军说:“总指挥,老袁说的事说明什么?说明领导也有难处呀!”
晚上,宋东方和谢云旺散步聊天时说起了这件事,问:“彭政委是不是有什么想法?”谢云旺说:“领导也是人啊!抛家舍业来到这个地方是为了革命事业,但也对不住自己的家人,对不住自己的老婆。彭政委应该不会有什么想法,但他有家庭和战友,家属可能会有想法,他的战友也可能会有想法。”
宋东方点了点头,对谢云旺的说法表示认可。
第二天,他主动找到彭大军,提出一项不经过会议讨论的政策:为了让领导干部没有后顾之忧,在申请招工指标时,预留部分指标给领导同志,具体如何使用,由各位领导自行决定。
彭大军认可了这一不上会的政策,宋东方便让谢云旺去找各位领导确认。
最终,袁国岭把自己的一个机动指标给了程桂枝。
到了年底,招工海报让民兵团的人看到了希望,大家都盼着入厂名单里有自己的名字。
九连有12名下乡青年,分到了四个指标,于志歧是其中之一。
入厂报到时,四人兴高采烈,还看到程桂枝也来报到。
春节前,袁国富和程桂枝举办了一场简单的婚礼。
于志歧跟李风顺哥仨聊到这里时,李云顺忍不住说道:“真没想到,一个高一个矮,一个美一个丑,这日子可怎么过呀?”
李雷顺接话道:“这有啥,矮的听高的,丑的听美的,找个平衡就行,有什么不行的。”
于志歧嘴上没吭声,心里却认同李雷顺的话,他觉得不般配的两人肯定有他们自己的相处方式。
开春后,传来第二批入厂的消息,五月还有招工指标。
很多人开始行动起来,又是送礼,又是托人,让兰小柱应接不暇。
他倒不在乎钱财,只是很同情这群从城里来的孩子,于是去找彭大军、宋东方争取更多指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