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机票难搞(2/4)
93年,华国才彻底取消了购买机票必须持介绍信的规定。普通市民只需凭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就能到售票处购买机票,民航才逐渐褪去高大上的面纱,开始走向大众化。而在1986年的现在,这些都还是遥不可及的未来。
没考虑过其他出行方式。京海到燕京的火车是最常见的选择,但时值九月开学高峰期,火车站售票大厅挤得水泄不通,卧铺票早已被抢购一空。
硬座票倒是还有剩余,但裴瑜年初去南开大学参加数学奥赛冬令营时,亲眼见过硬座车厢的恐怖,整个过道上都挤满了人,根本上不去,不少人是从车窗上被人举着塞进车厢里的。
她实在没有勇气在那种环境下硬撑20多个小时,于是直接打起了坐飞机的主意。
现在航站楼内的旅客虽少,机场售票处的工作却远比外人想象的繁重。
售票处设在航站楼一角,两个窄小的玻璃窗口后,几位身穿深蓝色制服的售票员低头忙碌。她们面前摆放着厚厚的票本、印章和一摞登记册,每售出一张机票,售票员必须手工填写票面信息,一笔一划写下旅客的姓名、航班号、日期、起飞时间和座位号。稍有差错整张票就得作废,重新填写。作废的票还得单独登记,防止被不法分子捡去冒用。
售票员的工作远不止填写机票,他们还要根据次日航班的座位数,将机票按编号依次填好,逐一销售,并将每张票的信息登记在册。到了傍晚,售票处会将当天的销售名单整理好,送至机场相关部门。次日,登机手续的办理人员再根据这份名单,逐一核对旅客身份、分配座位。忙碌时,售票员从早到晚几乎没有停下来的时候,手腕酸痛是家常便饭。
手写机票的诸多不便,同样让裴瑜颇为头疼。
她听工作人员说,机票一旦丢失,补办或退票的流程简直堪称噩梦。
为了防止有人冒领退款,售票处要求失主先登记丢失信息,注明票号、航班信息和购票时间,然后等待整整一年,确认无人凭此票冒退后,航空公司才会将票款退还。这期间,失主只能干着急。
更麻烦的是,京海机场的售票处只能销售次日从本地始发的航班机票,至于回程票或联程票,旅客只能到了目的地后,重新找当地的售票处购买,拿着介绍信再跑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