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并非只是皇族之姓。 在他朱元璋登基前,天(4/10)
往兵部核对过了,所有记录都吻合。
此人确实是那个少年:今年十六岁,来自北平安沙镇,家世经商。
六个月前响应朝廷募兵行动加入了北平军,随军征战对抗蒙古残余势力。”
徐增寿低沉述说着得到的信息。
按常规流程,每个应召入伍士兵都要在当地登记注册后再派遣到相应部门进行统计管理,身为兵部职员的徐增寿自然有权限查询这些内容。\"那么燕王提及这位朱雄又意欲何为?难道他已经建立过人功绩?”
徐膺绪疑惑不已。\"根据这次北伐战报记载显示,朱雄做出了两件关键贡献。”
说到这里,徐增寿稍微停顿片刻才继续说道,“第一是在面对三万敌军偷袭情况下准确击杀对方主帅;第二件事则是成功攻克敌方边境城市并亲手斩下了名将王保保首级!”
现在因为以上功勋加持,朱雄已然升职为守备职位,位列正五品官阶!”
徐增寿毫无隐瞒地将知晓全部细节一五一十讲述出来。\"他就这样成为五品高官了吗……”
徐膺绪此刻脸色变得极为难看。
这则消息显然并非好事。
假设当初迎接妙锦妹妹时不曾冒犯过朱雄的话或许他们可以轻松应对如今的局面。
然而事实是不仅当时侮辱了朱雄本人还让彼此产生巨大隔阂。
再加上朱雄身份快速攀升且被当今圣上面前牢记,这对自家兄弟二人未来必然会产生难以预料影响。
试想以后当他来到应天府提起以往种种旧账,届时他们除了丢面子可能还得承受严厉惩罚。
若此事传扬出去,全天下的人都将知晓徐家有眼无珠,那不仅是引人讥笑,更会损及父亲的声誉。\"嗯。”
徐增寿轻应一声:“二哥,这该如何是好?倘若那人日后到了应天府,提及半年前的旧事,我徐家恐怕会被认为势利浅薄,沦为笑柄。”
“现在的情形下,要不要去找那小子谋求和解?”
“不过是个十六岁的守备,在大明史上绝无仅有,这样的条件倒也配得上小妹了。”
听到此言,徐膺绪当即摇了摇头,面容冷峻无比:“我是堂堂中山王的后人,岂能主动向一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