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妙锦啊,你是有点小瞧咱了。”(3/5)
来儿子便是掌管天下的君主。
当然。
他也明白现在的想法未免有些遥远。
但朱雄确信无疑的是,若要追求更强甚至登临永生之境,在大明显然难以实现,只有不断征战才有出路。
“好名字。”
“臣感谢陛下赐予美名。”
朱雄感激涕零地答道。
不得不承认。
朱元璋确实是不凡之人,尽管出身卑微,但在取名方面可谓独具慧眼。
就拿他的几个儿子举例,朱标、朱柜、朱棣、朱权等等,全都是木字旁的字,均由朱元璋亲自选定,寓意深远。
而且根据历史记载,他还为每位王子后代设定了字辈排行,每一位后代皆由他自己定下规矩,充分展现了朱元璋的独特智慧。
“朱文贤”
朱标听闻后在一旁略显惊愕地看着,但他并未多言。
而徐辉祖听到这个名字时,心中默念片刻,顿时面色骤变。
“恳请陛下慎重考虑。”
“文字这一辈,属于太子殿下孙子那一代,如果用在我外甥身上怕是不堪承受。”徐辉祖急忙再次跪倒,语气急切地表达。
“慢着。”
“朱文贤”
“文?”
“我记得史料中有载,朱元璋为每一个子孙后代规定了排字顺序,这‘文’字,正好对应太子朱标孙子的辈分。”朱雄也忽然反应过来。
朱元璋当时制定如下规定:朱标的子孙字辈分别是——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
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
也就是说,除早逝的朱雄英之外,朱标所有儿子的第二个字都用“允”字开头。
“恳请陛下撤回成命。”
“宝儿,他实在担当不起。”朱雄此刻也立即下跪行礼。
朱元璋目睹二人如此举止,却丝毫没有动怒。
“哈哈哈。”
“这有什么不可以呢。”
“朕对这孩子甚是喜爱,不过是个名字罢了,便由朕赐予他吧。”
“不必太过惊讶。”朱元璋轻轻一笑,随手朝徐辉祖一挥。
“标儿,你可有异议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