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这个潘多拉的盒子迟早会打开(3/5)
区县商业体可以比拟的庞然大物。
求之不得有可以靠拢的机会。
让卫东再把兵站招待所那些“皮包公司”招揽过来。
段丽霞又去服装、电器批发市场宣传个体户也可以有办公室。
都没对外招商,哗啦啦的立刻把两层楼填满。
在从未有专业写字楼的江州立刻形成了行业标杆的存在。
除了有正规、高档的商业办公场地,可以对外彰显逼格,重点还在于有电话线路,能打长途电话了。
就在七月底搞定的五百门半自动程控电话交换机工程。
原定董雪晴要一直跟着学习到这个工程完结才离职,现在家里规模扩张太快,回来承担家业后她还是瞄着的。
一旦确认工程接通开始放号,立刻通过前同事、前上司申请了三条线。
厂区一条线,流金大厦两条线。
然后再从hk购买小型交换机,整个流金大厦内部各家公司,都能共用其中一条长途线路,反正最后电脑上都能得出各家通话时长清单,分担这条长途线路的通话费。
光这么一点点变化,都能让这些公司以为东升贸易有什么好了不起的背景,从市里拉了“专线”。
不过就是个让卫东的天眼跟小姨子专业属性的抢先罢了。
总之可以让这些公司不用到长途电话厅去排队要长途,直接跃进到通讯时代。
让卫东带着市里面参观各家公司时,也强调了这细节:“目前江州是五百门程控半自动交换,已经走在了全国99的城市前面,这必将为江州的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但这点量还远远不够,一千、两千、五千、一万门程控电话将飞快的增长需求,这就是城市公共投资,未来会越来越大……hk和东京在这边已经做出了非常清晰的案例。”
各家公司这下算是确认让卫东人脉关系了,市里面各位领导,还有后面跟着的各部门官员,浩浩荡荡的行走在写字楼办公区。
不断询问这种商业写字楼模式的利弊,是不是朝着资本主义商业化走得太深。
让卫东就咬住一点:“去年不是还在争论要不要市里面投资建设贸易大厦么,这些投资都应该由商品经济自己来生长,政府做好周边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