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后记与外传(一)(5/5)
觉到,张良在战争的策划与指挥中,总是能够巧妙地隐藏自己的行踪,以无形之力制敌于有形。他的计谋如同深邃的海洋,表面波澜不惊,实则暗流涌动,一旦发动,便能产生巨大的能量。而他从不谋求个人的名声与勇武之功,只是默默地、精心地谋划着每一个细节。他擅长从最微小的困难入手,一步步地拓展,以小见大,最终成就了惊天动地的大事,这种智慧与谋略实在令人赞叹。
文学家扬雄则对张良的功绩给出了高度的赞誉:“萧规曹随,留侯画策,陈平出奇,功若泰山,响若坻聩。”扬雄用生动而形象的语言,将张良与萧何、曹参、陈平等辅佐汉室的贤能之士并列,突出了他在汉室兴盛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在他的笔下,张良的功绩如同巍峨的泰山,沉稳而厚重,是汉王朝得以稳固建基的坚实支撑;他的名声和功绩传播开来,又如同洪钟大吕,响彻云霄,震撼人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
班固,作为汉代着名的史学家,在其编撰的《汉书》中对张良也有着深刻的评价:“闻张良之智勇,以为其貌魁梧奇伟,反若妇人女子。故孔子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学者多疑于鬼神,如良受书老父,亦异矣。高祖数离困厄,良常有力,岂可谓非天乎!赫赫钭军,受兵黄石,规图胜负,不出帷幄。命惠瞻仰,安全正朔,国师是封,光荣旧宅。”班固对张良的评价充满了好奇与敬佩。他指出张良容貌看似柔弱,实则有着非凡的智慧与勇气,打破了人们以貌取人的固有观念。
他还提及张良遇到黄石公受书这一神奇的故事,感叹人生的奇遇往往伴随着不为人知的神秘色彩。而张良在刘邦多次陷入困境时,总是能够挺身而出,凭借自己的智慧与谋略帮助刘邦摆脱危机,这是一种如同上天庇佑般的力量。他接受兵书于黄石公,能够在幕后谋划天下局势,为汉室的稳定与繁荣立下了大功,被封为国师,其旧宅也因此而蒙上了一层光荣的光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