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后记与外传(二)(1/5)
诸葛亮,这位智绝当世的大谋略家,也对张良赞叹不已:“仰其像不威,然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成帝王之师。”诸葛亮以其敏锐的洞察力,看到了张良独特的人格魅力和非凡的军事才能。尽管张良的形象或许并不威严,但他却拥有着超凡的智谋,能够在千里之外的战场指挥若定,决胜千里。他的智慧与谋略如同明灯,照亮了刘邦前行的道路,使其成为了真正的帝王之师,引领着一方向胜利迈进。
刘邵则以其独到的眼光,对张良的品质和才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思通道化,策谋奇妙,是谓术家,范蠡、张良是也。”刘邵认为,张良能够深刻理解天地之道,精通谋略之道,是一位当之无愧的术家。他与范蠡一样,凭借着非凡的智慧和谋略,在历史的舞台上书写了属于自己的传奇。
裴松之在评论时也明确指出:“张子房青云之士,诚非陈平之伦。然汉之谋臣,良、平而已。”裴松之将张良与陈平进行了对比,认为张良犹如青云之上的高洁之士,其智慧与谋略远非陈平可比拟。但他也承认,张良和陈平都是汉代不可或缺的杰出谋臣,他们共同为汉室的兴盛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诗仙李白,以其豪迈奔放的诗风,抒发了对张良的敬仰之情:“子房未虎啸,破产不为家。沧海得壮士,椎秦博浪沙。报韩虽不成,天地皆振动。潜匿游下邳,岂曰非智勇?我来圯桥上,怀古钦英风。唯见碧流水,曾无黄石公。叹息此人去,萧条徐泗空。”李白的诗篇充满了激情与豪迈,他将张良为了报国而不惜一切的精神描写得淋漓尽致。尽管张良最终没有成功地刺杀秦始皇,但他那壮举所产生的影响却使得天地都为之震动。他潜匿于下邳,展现出了非凡的智勇,而后又凭借着智慧和勇气,在历史的舞台上继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李白站在圯桥上,怀古之情油然而生,对张良的英勇事迹充满了敬畏与赞叹。
王安石也以他那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视角,为张良作诗一首:“汉业存亡俯仰中,留侯于此每从容。固陵始义韩彭地,复道方图雍齿封。留侯美好如妇人,五世相韩韩入秦。倾家为主合壮士,博浪沙中击秦帝。脱身下邳世不知,举世大索何能为?素书一卷天与之,谷城黄石非吾师。固陵解鞍聊出口,捕取项羽如婴儿。从来四皓招不得,为我立弃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