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最后的诚意伯(1/4)
天幕直播继续以一个小视频开始
画面依次出现了南京明孝陵、青田刘氏宗祠、刘伯温画像……
“万万没想到,居然还真就是诚意伯的后代?”这些画面已经很明显了,只要不是傻子就知道他们都又一次答错了,甚至连朱棣都答错了。
不过两个时空的人已经来不及后悔了,因为下面马上有一个大瓜袭来
--
【他是明朝开国谋臣刘伯温的后裔,却以杀叔夺爵的恶名载入史册】
【他是南明弘光政权的权臣,却在清军南下时弃城逃亡】
【他始终坚持抗清,直至家族覆灭、生死成谜】
【他是刘孔昭——南明最后一位诚意伯,一个在史书中充满争议的名字】
(画面:明代世袭文书、家族族谱、南京城景)
【刘孔昭的爵位,始于一场血腥的家族内斗。其父刘荩臣本为庶子,因嫡子刘莱臣年幼而“借袭”爵位。刘荩臣死后,按制应归还爵位于刘莱臣,但刘孔昭却设计杀害叔父,强夺诚意伯之位。史载其“毙叔于狱,弑嫡祖母胡氏”,以极端手段巩固权力。】
--
“我大明何时有借爵一说,这一定是满清所写的明史胡编的。”
崇祯还不知道刘荩臣是如何继承的诚意伯。在大明能否继承爵位一方面是取决于嫡庶,但从来不是绝对的。
那怕一个庶子继承了爵位,自然也就可以将爵位传给自己的子孙,而从来不存在自己有子孙而传回给侄子的道理。
--
【刘孔昭的夺爵行为,既是个人野心的体现,也暴露了明末勋贵体系的崩坏。诚意伯一脉因靖难之役、嘉靖复爵等波折,早已失去先祖刘伯温的清誉。】
崇祯十一年刚刚得到操江总兵一职的诚意伯刘孔昭看着天幕中透露而出的消息,不禁一下子慌张了起来
“虽然我爹的爵位来源与魏忠贤有密切关系,但我可以保证,自己绝对没有为了夺爵而杀害亲叔叔与嫡祖母啊,杀他们完全是因为”
“只是这里面的原因就算说了又有什么用,谁会听呢?”
这一下子刘孔昭有一种大难临头的感觉。
(画面:崇祯朝堂争斗、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