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有底气就是硬(1/3)
皇帝长叹一声,想着该怎么处罚顺嫔和杨家,才能给沧州和朝臣一个交待。
顺嫔啊顺嫔,还是太惯着你了,这下玩砸了吧,连洛儿都被你给坑进去了。如此一来,只要有新的皇子诞生,洛儿就只能被边缘化。
哪怕是朝中的老古董恐怕都不会坚持什么长幼有序。
说起来这段时间他对洛儿倒是多了一分期待,主要也是因为顺嫔的教导。
可惜,如今顺嫔亲手将洛儿又压了下去。
拿起奏本打开,第一列字就让他愣住了。
沈卓这份奏报简直是规范式的吹捧教材,从头吹到尾,将小皇子夸得那是天花乱坠,顺便将皇帝也夸成独一份的明君。
当然,夸归夸,事情也要叙述清楚。
不得不说,这年头的人对文字的应用简直神乎其技,短短几句就交待清楚了始末,看得皇帝瞠目结舌,还能这么玩?
杀官员是因为对殿下无礼,也没有真的杀。杀僧人是为了震慑寺庙,好征收土地。而抓士绅是为了拉拢文人,掌控民间舆论。
最后一点他没看懂,为什么抓士绅还能拉拢文人?实在匪夷所思。
事实上人家沈卓也没看懂,但这不重要,吹就完了。
总之就是殿下在杨天华杨侍郎,以及杨山杨大人的辅佐之下深谋远虑,恩威并施,让地主乡绅都感动莫名,主动为人民服务。
殿下恩泽感动苍天,也是依托陛下之威。如今沧州粮价大降,百姓安居乐业,衣食无忧,今年的灾情定可安然渡过。
至于陈江陈侍郎,倒是提了两笔,称陈大人虽然对殿下无礼,但殿下不计前嫌,允许陈大人戴罪立功,修筑堤坝以防水患。
当然不可能说陈大人贪污了,不然贪污这事若引得皇帝派人来查,如何收场?罪名只能是对殿下不敬,以凸显殿下的仁德。
“哈哈,好!”
皇帝大喜过望,不管这奏报几分真几分假,但河间知府提交的奏报自是有说服力。
他就知道,顺嫔定不会让他失望。
“陛下,许大学士与冯尚书求见,正于乾清宫等候。”陈公公前来禀报。
冯尚书,便是吏部尚书冯威,也是冯家首脑之一。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