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战场苏醒(1/4)
摇晃。无休止的摇晃。
陈长安感觉自己像被塞进了一个滚动的铁桶,全身每一块骨头都在抗议。耳畔是此起彼伏的爆炸声,还有某种他既熟悉又陌生的金属呼啸——那是子弹划破空气的声音。
\"团长!陈团长!您能听见吗?\"
一只粗糙的手拍打着他的脸颊。陈长安猛地睁开眼睛,刺目的阳光让他立刻眯起了眼。一张布满硝烟的脸凑在面前,年轻士兵的八角帽上有个醒目的弹孔,帽檐下的眼睛布满血丝。
\"谢天谢地!您还活着!\"士兵几乎要哭出来,\"刚才那颗炮弹就在您身边炸开,我们都以为\"
陈长安猛地坐起,一阵剧痛从太阳穴直窜到后颈。无数陌生的记忆碎片如潮水般涌入脑海:长征、湘江、遵义会议还有最后那道命令——\"陈长安率三团七连断后,掩护主力渡过岷江\"。
\"我这是\"他低头看向自己的双手,粗糙的掌心上布满老茧,一套洗得发白的灰布军服套在身上,腰间别着一把磨得发亮的毛瑟手枪。
这不是他的身体。
\"敌军到哪儿了?\"这句话脱口而出,陈长安自己都吃了一惊。但更让他震惊的是,他说的居然是带着浓重江西口音的方言。
\"东北方向,不到五百米。\"士兵递给他一个望远镜,\"马家军的骑兵先到了,后面还跟着川军一个营,至少三百人。\"
陈长安接过望远镜,动作熟练得仿佛已经使用过千百次。镜筒里,黄土坡上烟尘滚滚,数十名头戴白帽的骑兵正在集结,后面跟着穿土黄色军装的步兵。更远处,两挺马克沁重机枪已经架设完毕,黑洞洞的枪口正对着这边。
他本能地环顾四周:这是一处低矮的土坡,坡下横七竖八躺着十几名伤员,能战斗的士兵不足百人,大多躲在简陋的掩体后,手里的武器五花八门——汉阳造、老套筒,甚至还有鸟铳。唯一的重武器是三十米外那挺已经歪倒的捷克式轻机枪,旁边躺着两名一动不动的机枪手。
\"我们有多少人?\"陈长安压低声音问道。
\"算上轻伤员,九十七个。\"士兵咬了咬嘴唇,\"弹药也不多了,每人不到二十发。\"
一段不属于他的记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