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赵俣:爱卿生了个好女儿(4/6)
野战部队变成国防军和地方治安部队。
赵宋王朝也不例外,尤其是在宋、辽两国签署了《澶渊之盟》,京畿和河北两地几乎无大仗可打了之后,当初为赵匡胤横扫天下的京畿禁军和一直与辽军打个不相上下的河北禁军,慢慢的就被分割成了一支一支的地方军,实际上与厢军和乡军区别已经不大了。
平时,这些军队各管各的地盘,打打治安战,剿剿匪,这些勉强也能胜任。
可一旦要打国与国之间的大决战,这些军队就必须临时拼凑起来。
本来这些军队平时就严重缺乏合作和大规模的合成演练,它们的战斗力就不高。
关键,现在很多支宋军都是,在册一万人,能来集合的几千人,能听懂人话把队伍排整齐的就剩几百人了,而真正能拿起刀枪上前线打仗的就一百来人。
可笑吧?
但这就是现在的京畿禁军和河北禁军的真实现状,实际上,京畿禁军和河北禁军已经不比厢军和乡军强到哪去了,甚至真打起仗来,前者还不如后者。
这已经不是赵俣给他们发足军饷,就能解决的问题了。
还有就是,作为主力军的京畿禁军和河北禁军被分散了,霸州一万,雄州一万,广信军一万,信安军五千……
这就使得赵宋王朝看似哪哪都有兵马,却又哪哪都不堪重用。
郭成断言,以现在京畿和河北地区的军事情况,绝对挡不住辽军南下,一旦辽军南下,可能数天之内就会越过黄河,兵临城下。
郭成能跟赵俣说出这番话,赵俣就确定了,自己选郭成来当这个主将,并没有选错人,他至少知道问题出在哪,有什么严重的后果,以及给出来了合理的应对方案。
——郭成的意思是,若是宋辽真开战,要想防御辽军,现在就必须调集军队,赶紧筛选出来两三万能战的精兵,抓紧操练,不然,此仗绝对有败无胜,同时做好一旦守不住赵俣就果断撤去江南或者关中的预案。
赵俣不觉得郭成在危言耸听。
经过李彦这些天派出探子摸排,赵俣得知,河北地区,也就几座军事重镇能有千完整编制的河北禁军,其它城池,包括一些比较重要的军事城池,多则七八百人,少则两三百人,而京畿地区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