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首战告捷,先取一州(1/6)
…
战争永远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手段。政治和外交也都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
赵俣君臣知道,辽国今年遭灾,各地都出现了很严重的饥荒。
所以,赵俣让韩忠彦以宣抚司的名义张黄榜示众:告诉燕京官民,赵宋王朝有粮食,不论番汉,不论男女老幼,皆可来河北投赵宋王朝,朝廷会给他们饭吃,安排他们去垦荒,所得良田,全都归其个人所有。而若能前来献出州县,定能让他们升官发财!
招降榜文是这样写的:
幽燕一方,本为吾境,陷没契丹接近二百年,近来,契丹天灾人祸,以至民不聊生,我大国皇帝哀此良民,重罹涂炭。今御驾亲征,统率重兵,驻扎边境,兴师问罪,务在救民,不专杀戮,尔等各宜奋身,早图归计。
朝廷已在河北境内遍布施粥点,来者皆可进食。有官者,复还旧次,有田者,复业如初。若能身率豪杰,别立功效,即当优与官职,厚赐金帛。如能以一州一县来归者,即以其州县任之;如有豪杰以燕京来献,不拘军兵百姓,虽未命官,便与节度使,给钱十万贯,大宅一区……
不难看出,赵俣君臣摆出来的架势,可不是简简单单地防止辽军南下,而是要收复燕云十六州。
有人可能想问,难道是赵俣君臣的战略目标变了?真准备在收复西夏的同时,还收复燕云十六州,逼辽国发动举国之力跟自己死磕?
当然不是。
《论语》: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
《孙子兵法》: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
唐太宗《帝范》卷四: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这些表述的意思都是,一个人制定了高目标,最后仍然有可能只达到中等水平;而如果制定了一个中等的目标,最后有可能只能达到低等水平;如果立下一个下等的目标,就可能什么目的也达不到。
赵俣君臣商量,先以收复燕云十六州为目标恐吓一下辽国,逼辽国不要干涉赵宋王朝收复西夏,更不要往西夏派兵增援西夏。
曾布下令从雄州当地招募勇士,让他们携带榜文穿越边境,深入到辽国境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