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首战告捷,先取一州(4/6)
,辽军再次南下,定州守将李继隆将易州静塞骑兵调至定州,涿州和易州的大部分土地被辽国攻取,旧易州所属各县只剩遂城为赵宋王朝所有。赵宋王朝在此地置安肃、广信二军,得满城南境以益保州,易州大部分土地从此在赵宋王朝的版图中消失。
如果赵俣这次北上能将易州夺回来,虽然没有太多实际价值,但好好宣传一下,赵俣的威望绝对会如日中天。
没说的,赵俣对赵良嗣说:“若爱卿为朕收复易州,朕必不负爱卿。”
除了这样的承诺,赵俣又给赵良嗣带上了足额的一千斤蒜头金,让赵良嗣拿去打点。
赵良嗣心中涌动着前所未有的激昂与忠诚。他深知,这是赵俣对他无条件的信任与期待。他铿锵有力地说:“微臣定不负陛下厚望,誓将易州之地,重新纳入我大宋版图!”
很快,赵良嗣就跟宣抚司要了二十个人、二十匹马带着黄金前去易州。
赵良嗣之所以有信心将易州纳入赵宋王朝的版图,那是因为目前易州的守臣是李处温。
赵良嗣在辽朝时与李处温结成莫逆之交。两人见耶律延禧失德,曾想一同南奔赵宋王朝。两人还曾于燕京北极庙拈香为盟,欲共图灭契丹。
也正是因为如此,赵良嗣确信,只要他去找李处温,李处温一定会带着易州投降赵宋王朝。
易州在燕京西南方,大约有二百多里路。西去崇山峻岭,东望一马平川,因一条易水而得名。战国时期,燕太子丹送壮士荆轲南去刺杀秦王,就在此处的易水河畔拱手话别。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赵良嗣来到易州,与李处温一番交谈后,两人竟不谋而合。
——赵良嗣不知道的是,当初李处温出使赵宋王朝时,赵俣就派人跟他接触过,想让他做内应。
当时,李处温就很心动,可那时他对辽国还有期待。希望换了皇帝之后,辽国的政治环境能变好,他能得到重用,所以没有答应赵宋王朝的拉拢。
不想,耶律延禧还不如耶律洪基。他更昏庸,以至于辽国的政治环境更差,汉官彻底没了出头之日。
这使得李处温对辽国绝望。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李处温才和赵良嗣约定一同去投赵宋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