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短兵(1/4)
“军候。”
带兵的屯长头戴鲜红色单版布冠,是一名三级簪袅,走到军吏指挥车旁边:“骊山逃亡的刑徒,在门口堆放了石墩子,挡住军队前进的道路。”
五兵库只有一个正门,缭无想要攻进去,只能搬开正门的石墩子。
偏偏弓弩是五兵库常备的一种军械。
五兵库储存了不少的军弩和弩箭,秦越人已经把军弩搬到了门口附近。
只要持戈步兵放下兵器,站在门口搬走堵门的石墩子,就会遭到弩箭的射杀。
“无妨。”
缭无不是一般的乡吏,领军作战的经验很丰富,凭借军功一步步晋升了二百五主。
缭无看了一眼乡治所的城头,指着堆放在城头的积薪,冷笑道:“五兵库有院子,火攻烧不到秦越人,烟熏可就不同了。”
积薪是用柴草、马粪混合草泥制作,既可防潮又便于快速引燃。
更容易冒出大量的烟气。
屯长很快明白了缭无的意思,立即下令:“弩兵分出来一什,去把所有的积薪搬过来,堆放在五兵库周围,等待军候的下一步命令。”
秦军的士卒在军队学习文化课,读书识字,还要学习和军队相关的秦律。
普通士卒也知道将领擅自调兵是犯法。
听从调动的普通士卒也犯法。
屯长下达了命令,十名弩兵毫不犹豫的执行命令,前往乡治所的城头搬运积薪。
一是,在场所有的秦军受到了缭无的哄骗,真的认为是过来抓捕逃亡的刑徒。
二是,按照秦国的军制,五百主以上的军吏,开始有自己的亲兵卫队,大约是总兵力的十分之一。
缭无是一名二百五主,身边有一百名亲兵。
按照秦律,主将战死,亲兵就会受到连坐的惩罚。
距离主将最近的‘左右近卒在阵中者’,也就是军吏指挥车上的亲兵,无论是否有过失,一律处死。
其他的亲兵需要斩首一级,用来抵罪。
如果没有斩首敌军的首级,就会被削夺爵位一级。
没有军功爵的人,发配到边关戍守三年。
缭无今天带过来的秦军,全是二百五主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