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注销”之惑(2/3)
,监管手段越来越到位,但总有人铤而走险,甚至不以为然。
姜嫽想起了,上周培训时,遇到的一位老板。带了一副黑框眼镜,看起来文绉绉的。“我知道你们事务所,你们……有些年头了。我有个朋友,就是让你们做审计的,我这里有件事情想找你们。”
“您好,您好,您什么事情啊。”
“我是做建材的,上周收到稽查局的通知书,要罚我们二千多万税款。我们财务做账不高明,想找你们指导指导,我们正常签合同、付费用。”眼前这位老板,说的理直气壮。
姜嫽心想,稽查局罚你们二千多万,你觉得原因是财务做账不高明,如果财务高明,就能逃税喽?到底懂不懂法啊,这个人。姜嫽没吱声,听他接着说。
“眼下最着急的呢,是要跟税务局协调这个补税,能不能少交,跟税务局谈谈。我朋友说,你们挺有实力的,想通过你们,帮我处理这个事情。”
姜嫽这会明白了,又是“破财免灾”的单子,公司内部称为协调业务,就是不出报告,单靠协调赚钱。这是这个行业里,存在多年的业务,协调能力也代表了一家事务所的关系到不到位、本事如何。但是这些无法锻炼一个从业人员,真正的审计能力,而这洽洽是公司里一部分老员工,非常看重的资源。
姜嫽手里没有这样的资源,连边都挨不上,也不想沾边。姜嫽给林总打电话,汇报了这个业务情况,林总说可以让这个人来公司谈。后来,这个老板过来谈了,嫌报价高,去找别人了。
晚上回家,姜嫽先去找了趟菲菲。“我今天晚上看到那两家公司了。”
“有没有问题?”
“我看到有两家外地公司,法人一个叫刘强,一个叫刘敏。”
“刘强,我们财务经理,就叫刘强。”菲菲知道他们肯定有问题,居然是财务本人。
“你们财务经理?你不是说公司有一部分工资发现金嘛,他们有可能是通过财务经理当法人的这家公司,提出来的。因为有的地方个人独资企业,能用个人身份证开银行账户,就是这些钱,进了个人账户的意思。”姜嫽觉得,她的猜测被印证了,但心里感到的是沉重。这个财务,一定不愿意做这样冒风险的事,又是为了碎银几两。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