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内心却如过山车般起伏(3/5)
他原计划三天后便能偿还高小琴的借款,只是未作过多考虑,毕竟工厂的资金问题不能再拖延。
然而,当高小琴的资金流入大风厂后,蔡成功才察觉不对劲。
他后来得知,高小琴购得大风厂的土地后转手可卖十亿,这才意识到自己陷入圈套,随即发起了一场激烈的护厂行动。
这就是导致后来震惊京州的“116事件”的起因。
此事与孙连城毫无关联,他本无意卷入其中,但最终还是未能幸免。
孙连城明白,由于光明峰项目的停滞,李达康或许已寻求山水集团重新注资。
他一方面命令必须拆除厂房,另一方面在事件曝光后于记者会上强调自己的立场:“我与罪恶绝不妥协!”同时承诺:“工人和百姓的利益,我们京州必定守护。”
虽然他的形象因此显得高尚而正直,但光明区却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
在原本的故事里,孙连城还会与丁义珍据理力争,至少光明区还能保留一些家底。
但如今,他穿越而来后,对这些事务毫无兴趣。
现在的光明区,别说一千五百万,就 放员工工资都成了难题。
到了关键时刻,沙瑞金发话之后,那个一心想要升官的李达康就不得不自食其果了。
凭什么让我替李达康收拾烂摊子?
更何况,因为大风厂事件的影响,接下来肯定会有大规模的整顿活动,而他孙连城也被李达康批评成了“懒政”的典型,被钉在耻辱柱上,遭到无数人不屑地指指点点。
凭什么让李达康踩着我的肩膀往上爬,获得光明正大的机会?!
孙连城的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默默在心底筹划着对策。
眼前的郑西坡不停地向他诉苦,满脸涨红,愤怒地控诉山水集团的种种恶行。
孙连城表情严肃地点着头,表现出事事关心的态度,还拿起笔记录下关键点。
其实他并不是真想掺和这件事,只是这些内容将来会成为重要的证据。
见郑西坡说得口干舌燥,孙连城装出一副同情的模样说道:
“郑师傅,对于大风厂目前的处境,我感到非常遗憾。”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