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跨境数据的突围之路(4/6)
齐心协力,一定能找到攻克的办法。但当下,更关键的是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协同机制。” 说着,他从文件袋里拿出一份临时拟定的分工表,有条不紊地说道:“国安局,负责数据安全审查这一关键环节,任何一丝风险都不能放过;商务局,要紧密对接企业需求,把企业的声音准确无误地传递回来;网信办,把控好技术标准,确保每一项技术应用都合规、可靠。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必须签字背书,出了问题,谁都别想推诿责任。” 他的话语掷地有声,像一把把重锤,敲在每一个参会人员的心上,让大家真切感受到肩头责任的沉重。
然而,细则制定的过程远比想象中艰难曲折。在 “金融数据出境” 条款讨论会上,省银保监局的代表态度坚决,语气强硬:“所有金融数据,必须本地化存储,这是保障国家金融安全的底线,绝对不能动摇。” 而外资银行代表一听,瞬间急了眼,站起身来,满脸通红,大声反驳:“这怎么行?无法接受数据隔离,这样我们根本无法开展正常业务,这会严重影响我们在汉东的投资布局!” 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会议室里气氛剑拔弩张,仿佛一触即发的火药桶。祁同伟看着这剑拔弩张的场景,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年轻时在基层调解纠纷的日子。“大家先别着急,咱们能不能换个思路?” 他迅速调出瑞士银行先进的数据管理案例,详细介绍道:“采用数据沙盒模式,在特定的、安全可控的环境下,实现数据的有限流动。这样既能保障安全,又能满足外资银行的部分业务需求,大家觉得怎么样?” 这个提议像一阵及时雨,让僵持不下的局面出现了一丝转机,双方代表听后,都陷入了沉思,脸上的神情渐渐缓和下来。
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紧接着,在 “个人信息保护” 条款讨论时,又陷入了激烈争议。某法律专家皱着眉头,一脸严肃地直言:“在现有法律框架下,很多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操作都存在灰色地带,界限模糊不清,这给我们制定细则带来了极大困难。” 祁同伟听完,没有丝毫犹豫,当场拍板:“刻不容缓,立即启动地方立法程序,时间不等人,我们一秒都不能耽搁。” 他转过头,目光坚定地看向法制办负责人,“一周内,必须列出需要修订的法规清单,必要时,先出台暂行办法,解燃眉之急。”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