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三百匹马(2/4)
尚闻声快步就走,目前鲁阳、叶县之间斥候已经往返三趟,不会有什么不开眼的豪帅、宗贼劫杀马匹。
赵基神情无奈落座,关尚年龄终究是太小,一直在乡里厮混,没在外乡人那里吃过亏。
不像韩述,出身太低,吃了太多的苦,所以韩述执行任务的时候很是尽力。
就是唐宪,阅历也有沉淀,说干什么就干什么,不会力求什么完美。
没办法,乡里同龄人中能用的人终究不多,关尚年龄最低,反而成长潜力大。
先留在军队里积累功勋、阅历,然后再去读书,才不会被带偏。
赵戬为赵基端来凉茶:“大司马倒是疼爱关中郎。”
“在乡里时,他视我为兄,我视他为弟。”
赵基接住茶碗,笑着说:“今虽偶得富贵,又岂能相忘?”
浅饮一口茶水,赵基就问:“朱灵可有异动?”
“未曾察觉。”
赵戬躬身立在桌案侧旁,低声:“斥候中汉胡混编,若有异动,必能察觉。”
“不可疏忽大意。”
赵基嘱咐一声,行军打仗最忌讳的就是妇人之仁,从他出兵伊阙关以来,斥候侦查范围内,只要是大路上遇到的行人男女,不管什么身份,青壮男子一概编入苦力,女子编入军医队做杂活。
小路遇到的男女,则收集混编,安置在沿途负责割草,给后续行军的马匹储备草料。
若是那种穿山越岭的人,则属于斥候的狩猎的目标,生擒后折功一级,一律视为俘虏。
即便有郡县的官方身份,也是一律羁押。
用一切手段限制消息传递,这样才能保证军队的安全。
至于使者被扣,各县会采取什么样的态度……赵基不在乎。
军队开拔抵达县邑城外,各县能选择的立场并不多。
真没必要太过尊重这些人,秋粮还没有收割,哪怕各县长吏、县吏、豪强准备反抗,也无法搞定县内的广大庶民,也很难舍弃秋粮。
到了现在这个季节,各县反抗就反抗,别妨碍赵基这里收割粮食就行了。
他又没有在汝颖长期发展的心思,汝颖人的支持,远不如抓到手里的粮食重要。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