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许下邸阁(3/5)
优势的情况下,就没有野战优势,主动避免野战,才能避免决战失利。
此前还能选择是否坚壁清野,对汝颖地区施行焦土战术。
当时袁术都下不了这个决心,更别说是现在。
保留汝颖地区的粮食,后续大军集结,以优势兵力击垮赵基、吕布联军后,就能顺势追击,有一战歼灭对方的可能。
若是提前执行焦土战术,会将兖豫士人彻底推到对立面,既不利于决战,也不利于后续一战歼灭吕布、赵基。
敌人除了赵基、吕布联军外,还有袁绍、曹操联军。
当己方决战取胜的消息传播出去后,那曹操肯定会奉袁绍的军令,举兵南下勤王!
想要破局的话,只能期望于一战歼灭吕布,抓到天子、公卿,再兼并吕布的部队,才能碾压曹操,或让曹操不敢乱动。
而另一个难题就在于刘备,刘备不可能投降,仗打到这个地步,刘备也不可能单方面停战。
刘备敢单方面停战,政治信誉毁坏,就刘备那地位的出身,根本坐不稳徐州。
此刻袁术就是骑虎难下,只能期望于纪灵稳定发挥。
纪灵大军钉在汝阳,最少也能挡住宛口、郾县而来的吕布大军;赵基即便绕过汝阳来打陈县,袁术也有信心在这里挡住赵基。
不打掉纪灵,赵基自身的粮道也不安全。
决战之际,曹操肯定会率军南下……这种时刻,张杨根本不敢来观战;张杨乱动,极有可能被曹操野战消灭。
所以曹操南下观战,也会间接威胁赵基的粮道,增大赵基的运粮成本。
一场会议,也没谈出个解决赵基的办法。
袁术没办法,只能将扣留的原兖州刺史金尚派出去,去跟赵基谈判。
至于上一个被赵基斩首送报宛都的使者,死了就死了,乱世之中袁术肯给对方一个立功的机会,对方拿命来立功,这没什么好惋惜、悔恨的。
战场之上,多少大头兵一茬又一茬的死,有几个人能立功当县令长?
而士人出身的使者呢?
干好一次外交工作,轻易就能当个县令长,或类似的官职。
比起戎旅之中的死亡率与回报,使者这种低风险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