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联合讨逆(2/4)
样挡住。
因而目前双方停战协议,无关乎诚意,乃利益取舍后的必然结果。
奏表、私信之外,还通过使者杨林的这张嘴,来表达赎回袁熙、高干的意愿。
只是换了个说法,希望袁熙、高干在赵基这里做人质。
换言之,这一轮协议结束,赵基就该释放二人,最起码也要释放其中之一。
赵基考虑的是曹操参战后带来的全局影响力,曹操所部与孙策类似,过去数年都有连贯的攻城战绩,同时威名赫赫,对豫州吏民有很强的威慑力。
曹操自身就代表着残酷凶暴,能将大部分县邑官吏惊吓,使他们不敢太过积极的协助逆术。
同时曹操参战,也象征着袁绍参战,基本上等同于天下各方联军同讨逆术。
这对逆术一方的士气打击是非常强烈的,几乎无法挽回。
就长远政治影响来说,有一种称王者天下共击之的潜在盟约在,等于在践行高祖白马之誓。
而赵基思索的却是贾诩,如果不是贾诩力主提前出兵,那孙策不会这么快响应;孙策的行动也在间接影响曹操、袁绍,间接促成了袁绍的决定。
对袁绍来说,与逆术互为表里潜在联盟,还是举兵声讨征伐逆术,都是一个十分困难的决定。
当参与护国讨袁的势力越来越多,河北内部也有舆论滋生,内外合力,迫使袁绍下定决心。
如果自己始终待在雒阳等候暑气消退,那期间逆术经营、壮大,真有可能会让二袁重新联合。
所以自己的战略眼光虽有,但不够长远,不似贾诩目光毒辣。
先知先觉,自己作弊之下,也就有这样的水准;随着先知先觉的优势越来越小,以后还有不断积累的经验……但整体水平就这样了,很难再有质的的飞跃。
战略眼光这种东西,太吃天赋了,自己真的一般,全靠先知先觉与跨时代教育提高了下限与临时上限。
而这种临时上限,会越来越低,年后就没了;只能靠学习后天成长。
与袁绍停战,联军曹操一起讨伐逆术……这多多少少要尊重一下吕布的意见。
但南阳暴雨,吕布出兵势必延迟,吕布就算不满,也不会太过反对。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