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唐刀秦弩(1/3)
简植到栖石镇找铁匠老魏。
老魏叫魏安石,就是给马胜硼砂没要钱的那个铁匠。
‘世间若要人情好,赊去物件莫取钱’。老魏没要硼砂钱,是因为简植告诉了他炒钢的法子没要钱。
炒钢法实际上东汉时期就有,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的不断努力,失传了。
简植恢复了炒钢技术,又提供了吹热风的技术。炒钢时,就像炒菜一样翻动铁水,增加铁水和空气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可以减少铁水里面的碳含量。让生铁朝碳钢的方向,靠近了一小步。
吹热风,能减慢钢水的冷却速度,让钢水和空气接触的时间更长。只是一个加热空气的法子,就让老魏当成了传家秘籍。现在的老魏,已经有五个徒弟,帮工十几人。
简植在魏家铁匠铺定制了匕首,匕首的刀刃不超过巴掌长。因为这批匕首,老魏又学会了两个秘籍。一个是砂轮的制作方法,另一个是熟铁夹钢的制法。
这个匕首,是带到美洲去的交易品,质量不需要非常好。用熟铁夹钢的方法打制出匕首形状,可以节省冶炼出来的好钢。然后用砂轮磨削,磨削的速度要比砥石磨制快百倍。
简植定制的,还有一百柄唐刀、锋利箭头五千支。
唐刀是唐代四种军刀制式的总称,包括仪刀, 障刀,陌刀,横刀。
仪刀,顾名思义,仪仗队用的,好看的样子货。
障刀,屏障之刀,近距离防身之用。
陌刀,长柄巨刃,步兵抵御骑兵的劈砍武器。
横刀,长度适合,可劈可刺。柄和刃的重量相当,是可攻可守的利器。
所以,简植定制的唐刀是唐横刀。
箭头是弓弩所用。弩弓这时候是禁品,民间不得制造。简植就画了秦弩的图纸,把零件图拆开,找不同的匠人分别制作。只要严格要求尺寸,零件拿回去自己装上就是了。
秦弩也失传了。秦弩以强力着称,简植认为这是后世认知的错误。秦时还没有合成物质,以天然物质制弩,要不然就达不到强力的标准,要不然就像鱼肠剑、泰阿剑一般,是千万之中取一的宝物。万万做不到人手一支。
但是秦弩盛名传世,必有其原因。简植觉得,应该是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