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抄寺分田(4/4)
,乃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孙家乃大汉立国以后崛起的氏族,素来与张家不睦。张家与万佛寺一样,都曾资助过太祖起兵,享有种种特权。刘轩敢动万佛寺,皇上一样能收回张家的特权,此举对孙家百利而无一害,况且刘征还是他孙家的外甥。
“好了,诸卿不必再争论了。”文帝端坐在龙椅之上,面容威严,声音在空旷的朝堂之上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他继续说道:“朕意已决,拟旨,命晋王刘轩将抄得的土地悉数分给当地的农户,不得有任何私留。此举旨在安抚民心,促进农耕,确保我大汉的江山社稷稳固。退朝。”
随着文帝金口玉言,朝堂之上的争论声瞬间平息。众臣纷纷躬身行礼,齐声高呼:“陛下圣明。”声音整齐划一,久久回荡。
退朝之后,文帝独自来到御书房,拿着刘轩遣人送来的密折,心中矛盾不已。
张家在与契丹互市时,把出售铁器的定量提高了十倍,这可是通敌的大罪,按理说,应该借机出兵,拔除张家这个大汉顽疾,可文帝手里差不多无兵可用了。
冀北那边不时的和燕国有小规模的冲突;凉州方向又要防备突厥;豫州、鲁州两地还有流匪不断侵扰。大汉国五十万常备军,不是在打仗就是在战备,根本腾不出手来对付张家。
军费问题同样让文帝头疼不已。中原地区已经连续三年遭受大旱,百姓生活困苦,国库中的银两更是捉襟见肘,连赈灾都显得力不从心,更不用说追加军饷了。
文帝再次翻阅着堆积如山的奏折,眉头紧锁,心中充满了无奈与焦虑。他深知,在这样的局势下,与张家硬碰硬并非明智之举。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文帝暗自下定了决心:“就按老三说的,先忍一忍,对张家进行适当的敲打,以示警告。”
“需得帮老三一把,晋北再丢了,晋州可就真成张家的天下了。”念及于此,文帝靠在龙椅上,对身旁的太监说道:“把苏格源和费定康给朕叫过来。”
……